您当前所在位置:

苏武牧羊所反映的匈奴族养羊技术

2013-01-09

据笔者调查,直至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赤峰市巴林左旗和阿鲁科尔沁旗部分地区的牧民们,在放牧羊时依然实行牡牝分牧制。牝羊群在离家较近的地方放牧,种羊群由专人到很远的地方放牧,平时不准回来,只有到规定时间才把羊赶回来与牝羊交配,然后再往他处放牧。放牧种羊的人一般是单身汉或丧妻的老年人。放牧的地方或是离家较远的山区,利用天然岩洞作羊圈,或是在较远的草场上,建一临时羊圈。种羊赶回的时间大约固定在秋季,因为这时受孕的牝羊正好在来年春季下羔。当草原春暖草木萌发时,产下的羊羔容易成活,而且不久就能吃上嫩草,免去了因自然交配,在隆冬产羔被冻死的危险。??(11)?这种羊羔,汉区人称之为"青草羔",指一生下就能吃上青草的羊羔。??(12)?如果由于自家羊少,不能牡牝分牧,牧民就用布、皮革、塑料等给种羊做个兜布,阻止其与牝羊在固定时间以外交配。所用方法与明代蒙古族相同。据说这是世代流传下来的经验。??(13)??当我们弄清楚了蒙古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如何发展养羊业的经验和方法后,再回过头来看苏武远徙北海放牧羝羊时,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早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匈奴时期,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匈奴就已经知道了通过牡牝分牧,实行人工控制生育期的方法来繁殖羊了!苏武实际上就是专门放牧种羊的人。那么,为何要选择苏武去放牧种羊呢?因为他是不降匈奴的汉朝使者,且孤身一人,条件最理想。因此让他放牧公羊于北海无人之处,并非是故意刁难他,以此作为不降匈奴的惩罚(当然有怕他逃跑的因素在内),而是以自己的生产生活习惯,让苏武自食其力,从事生产活动。所谓待羝羊产乳,不过是借机戏之罢了。?

注释:?

(1)(2)(3)班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4)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5)(6)郝经:《续后汉书》卷七址九上《北狄传》。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7)叶隆礼:《契丹国志》第十六卷《韩延徽传》,贾敬颜、林荣贵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8)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六《养羊》,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12月第1版。?

(9)萧大亨:《夷俗记》,"北虏风俗"中的"牧养"条。见《北京图书馆古籍本丛刊》,第11集,书目文献出版社。?

(10)乌云毕力格等:《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460页。?

(11)此资料为笔者向斯琴·格日勒老人调查所得,她老人家现住在北京,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但是说起家乡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的事情,仍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