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萨宝”的再认识之探析

2013-01-08

在上文所引的“萨宝”语源的诸说中,“源自梵文sārthavāho”之说最为可取,而在汉文佛经中经常见到的“萨薄”一词便是“sārthavāho”的汉译名。所以,为了确定中原王朝之官职“萨宝”的真正职能,首先必须了解“萨薄”的具体含义。

1.萨薄是远程商团的首领

我们粗粗翻检一下佛经,便很容易得到一个印象:“萨薄”多是利用海道进行远洋贸易的商团首领。例如,《贤愚经》有一段文字描述道:

(王舍城之长者尸利苾提)即白和上:“先所见者,是何女人?”目连

答言:“汝欲知者,是舍卫城大萨薄妇。容貌端正,夫甚爱敬。尔时萨薄,

欲入大海,贪恋此妇,不能舍离,即将入海,与五百估客,上船入海。时

妇常以三奇木头,擎镜照面,自睹端正,便起憍慢,深生爱著。时有一大

龟,以脚蹋船,船破没海。萨薄及妇、五百估客,一切皆死。……”[16]

这里所言的萨薄“与五百估客,上船入海”云云,显然表明此“萨薄”是同船的“五百估客(=商人)”的首领。同经卷八的描述更为清楚:

(婆楼施舍城之豪富婆罗门尼拘楼陀之子大施)广行宣令,告语众人:

“我今躬欲入海采宝,谁欲往者,可共俱进。我为萨薄,自办行具。”于时

国中,有五百人,闻是令已,佥然应命。即办所须,克定发日。[17]

这里的“我为萨薄”一语,十分肯定地显示,“萨薄”乃是一种身份和职位,而在这段文字中,则体现为航海大船的船主以及这五百人的首领。至于“入海采宝”之语,不过是经海道进行远洋贸易的另一种说法而已,故这“五百人”也就是“五百商人”。

更有《佛说兴起行经》中的一段文字,清楚表明“萨薄”即是远洋贸易商团的“贾客主”:

佛语舍利佛:往昔无数阿僧祇劫前,尔时有两部贾客,各有五百人。

在波罗柰国,各撰合资财,欲严船渡海。装束已讫,解系张帆,便引而去。

乘风径往,即至宝渚。渚上丰饶,多有衣被饮食、床卧坐具,及妙婇女,

种种杂宝,无物不有。一部贾客主语众人曰:“我等以资财故,勤身苦体,

渡海至此,所求已获,今当住此,以五乐自娱。”第二萨薄告其部众:“此

间虽饶众宝,五乐、婇女、衣食无乏,不当于此久住。” ……第一萨薄闻

天女语已,敕其部众:……第二萨薄,还告其众:…… [18]

显而易见,引文中起初使用的“(第)一部贾客主”一名,即是下文的“第一萨薄”;所谓“第二萨薄”也就是另一部“贾客主”。所以,“萨薄”等于“贾客主”是毋庸置疑的。而这些“萨薄”即是商船的船主,也是十分明显的。

然而,也有少量例子表明,陆路队商的首领亦被称之为“萨薄”。下面所引者便是一例:

佛告阿难:乃昔久远,无量无数阿僧祇劫,此阎浮提,五百贾客,共

行旷野,经由险路。大山谷中,极为黑暗。时诸商人,迷闷忧愁,恐失财

物,此处多贼,而复怖畏。咸共同心,向于天地、日月、山海、一切神祇,

啼哭求哀。时萨薄主愍诸商客迷闷之苦,便告言曰:“汝等莫怖,各自安意。

吾当为汝作大照明。”是时萨薄,即以白氎自缠两臂,酥油灌之,然用当炬。

将诸商人,经于七日,乃越此暗。时诸贾客,感戴其恩,慈敬无量。各获

安稳,喜不自胜。佛告阿难:“尔时萨薄,岂异人乎?我身是也。”[19]

这里所言的萨薄,是佛的“前身”,并为五百贾客之首,显然没有疑问。而这一商团“共行旷野,经由险路”,则表明走的是陆路。

在上面所引的诸例中,萨薄率领的贾客都为数“五百”,显然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字,而是佛经中通常用来指称数量较大的一个数字。亦即是说,作为“萨薄”,他所带领的商人,决不是寥寥数个,甚至也不是十多个,而很可能是数十个。至于其贸易行程,既然要“备船”而“入海”,则当多为远程的海外贸易,而非短途的国内贸易。即使经由陆路,如上例所示,商团走过中途的一个“大山谷”,也要“经于七日”,足见亦属长途贸易。尽管佛经故事多有虚构成分,但是其素材必定具备现实生活的基础,却毋庸置疑。

至此,我们似乎可对主要见于南亚次大陆的“萨薄”的身份作如下定义:通过海道或陆路,进行远程贸易的较大规模的商团的首领。所以,他与一般的商人有着相当的区别:无论在财富拥有方面,还是在社会地位方面,抑或在领导才能方面,前者都远胜于后者。

2.萨薄的职权与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