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从甲文看上古狩猎与农耕的研究

2013-01-07

野生动物的驯养给先民提供了比较稳定的肉类食物。但中原地区的畜牧业终究只是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这应该是和中原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有关。谷类食物是主食,而肉类食物在古代都只能是一种奢侈品。《礼记·王制》载:“诸候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豕”。连王公贵族们都必须在祭祀时才允许宰杀牲畜,那一般老百姓就更是难得一沾荤腥了。因此,《孟子·梁惠王上》中,便提出了“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食肉矣。”可见即使到了孟子那个时代,平民家庭的七十岁老人想要有肉吃,也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而《论语》的记载中,孔子广收门徒,所取学费也只不过是几条熏制的腊肉干。孔子在五十多岁离开鲁国远赴卫国,其直接导火索就是鲁君没有按惯例把祭祀后的“胙肉”送到孔子府上。孔子还有“割不正不食”的饮食习惯,这并非孔子挑剔,而是自周朝以来人们太看重肉类食物,故而在烹制时十分小心,十分精细而形成的一种礼法规定。到了《水浒传》中,好汉们啸聚山林,他们渴望的就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生活。这正反衬出当时谨小慎微的布衣百姓平时的行为规范和饮食习惯。

在牛、羊、豕、犬等家畜中,又以牛的地位为最高,羊、豕次之,犬则在祭祀活动中无立足之地。“礼记·王制》有”天子社稷皆太牢,诸候社稷皆少牢,“太牢即是牛、羊、豕各一,少牢则是羊、豕各一。”天子和诸候祭祀时差别就在于天子可以用牛而诸候不能用牛,可见牛的备受重视。这种习惯一直沿袭至今,据山西民俗文化研究,山西一带历来有祭牛神的习惯。过春节时一般人家要设牛神牌位,贴赞美牛的对联,并烧香点灯供祭食物。而狗肉即使在民间的婚丧筵席中也无立足之地,至今有些地方仍有“狗肉上不得台面”之说。周朝先民更将北方少数民族蔑称为“犬戎”。这些都说明自古及今,华夏民族对犬的态度。

2.水平低下的农耕生产

因为古代中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畜牧业没有成为古代中原人的主要生产方式。相反,先民们更倾向于采用农耕种植作为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因此,谷类食物便占据了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的“头把交椅”。 农耕种植业应源于先民们采集天然果实和野菜的活动。野外采集曾是先民们除狩猎之外最主要的食物来源。甲文“采”象以手采集植物的叶子和果实。即使到了西周时期,农耕经济已初成规模,野外采集依旧是一种重要的食物补充方式。《诗经》中就有“采采卷耳、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记载。到了战乱饥荒时期,野果野食更是古人的救命粮。

野外采集毕竟有限,又不能应一时之急。先民们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有意识的农耕种植。据考古发现,中国至少在

七、八千年前就已经有了

相当繁荣的农业。古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谷物以粟、黍和稻米为主。粟是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学术界一般认为粟是七千年前中国人由狗尾草驯化培植而成。与此相呼应,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一带,至少也在七千年前就已经栽培水稻。这在整个世界范围的文明古国中,乃是最早的。

下面我们将从古文字的分析中了解一下古代农耕的基本情况。

土地的开垦是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甲文“囿”,即象田土中种有植物之形,甲文从田,也与田猎有关。上古先民在平原地区开垦农田,先划出一块方形土地,在此范围内首先要用火驱赶野兽或召集部落居民围猎。围猎之后的土地就可以开垦成为耕地,种上农作物。上古时期,平原地区围猎之后的土地称为“囿”,山区围猎的地区则称为“苑”。

有了土地,还需要有开垦耕作的农具。上古时农具非常简陋。最初人们曾用蛤蜊坚硬的外壳磨尖以后作为耕作用的蚌镰和犁头。甲文“辰”即象蛤蜊或蚌壳之形,商代晚期写法更象耕作的犁头之形。《淮南子》中有“古者剡耒而耕,摩蜃而耨”的记载。后世文字中与农耕有关的一些文字如褥、缛都从辰。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耒”,这已经是比较先进的农具了。“耒”甲文形体下端装有分叉且尖锐的木叉,在分叉捆绑有一根小横木,作为单脚踏上助力之用。甲文中又有“糟”,正反映了人们利用“耒”这种工具耕作的情形。它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先民们农耕时的艰辛。上古还有一种农具为弋,象一根下端尖锐的木桩之形。上古用这种工具来播种。

上古时农具多用石头或木头制作,异常简陋,使用起来必定相当辛苦。甲文“力”为“耒”的侧视图,造字之意非常明显,它表明了使用是一件十分艰苦而又费力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甲文“男”从田从力,表明在农耕经济中,男性已成为生产的主力。毕竟相对而言,男性比女性有更强的体格与体力,更适应繁重而费力的农耕生产。“艺”的初文,字形象人跪在地上双手栽种苗木之形,也反映出上古时期农耕生产的辛苦和艰难。

上古时期的金属冶炼是在农耕经济己相当发达的夏商时期了,最初炼出的青铜主要不是用在农具的制作上,而是大量用于制作古人看起来比农耕更重要的祭祀器物和战争武器上了,如鼎、彝、戈、矛等。直到战国末年,炼铁技术己相当成熟,铁器才广泛作为农具,走入寻常百姓家。甲文中无“铁”字,《说文》中有小篆“铁”字,训作“黑金也”。《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邯郸的郭纵靠冶炼铁矿致富,财富比于国王。战国末年冶炼铁矿而致富的大富豪还有许多,赵国的蜀卓氏、魏国的宛孔氏、鲁国的曹邴氏都因炼铁而富甲天下。

正因为上古时期农耕用具的简陋加上耕种技术的落后,农作物产量相当之低。要养活一家人,需要相当数量的土地才行。《孟子·梁惠王上》有“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说明当时养活八口之家,至少需要一百亩土地,那当时粮食的亩产量绝对不会超过五十斤。即使考虑到一亩的面积古今不同,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也是令人惊叹的。

古代的井田制也反映了这一点。《孟子·滕文公上》云:“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一个家庭要种一百亩土地,才可以勉强达到温饱水平。除此之外,八家共同种植位于中心位置的一百亩公田,以充赋税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