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究历史与文化之关系

2013-01-07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探究历史与文化之关系

[论文关键词] 国际理解教育;历史课程;历史教育

[论文摘要] 中学历史课程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凸显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际理解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国际理解”的本质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共识和共享,历史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历史教师应从共存、共生的角度审视历史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范畴与内涵、课程目标与实践,并由此归纳出历史学科国际理解教育的共同价值,旨在借助课程改革的动力进一步完善历史课程,使之为健全我国的公民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国际理解教育旨在谋求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它有两个基本着眼点:共存与共生。即:在全球化背景下,增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通过积极的合作,对关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强调的是养成人们共存和共生的意识。换言之,它探讨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并借此“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的相互依赖变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1]

国际理解的前提是承认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由此衍生的多元价值观念。因此,谈“国际理解”无异于在说“文化理解”。“文化理解”是“国际理解”最为核心的内容。

学校的历史课程是文化理解的信使。历史所揭示的文化独特性,能够融通共存、共生的观念,使学生意识到人类共同遗产的存在,并深刻地感知自身的历史、文化与其他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尊重文化多元,崇尚和平,实现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

一、历史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的范畴与内涵

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是特定社会中特定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国际理解,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背景下产生的生存与发展观念,不仅要求教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而且要求它透过广泛、具体的历史事实达成实现人权、国际和平与人类共存的目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质,主要是养成国民的宽容和尊重态度,以及与别国沟通协商和共同行动的能力。因此,无论我们是基于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传统、文化、宗教的视野,还是从处理当前国际事务和应对国际挑战的角度审视“国际理解”的意义与价值,只要将“宽容”“尊重”“协商”和“共同行动”落实在熟稔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技能、共同缔造世界和平、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信念方面,我们就不能不借助历史知识以及历史视野,并由此获得一个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意识与观念。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统称为《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2] 1“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3] 1 毋庸置疑,《历史课程标准》已在渗透国际理解教育。较为具体的内容是:“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 1“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初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2] 5“学习从历史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3] 1“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3] 5 较之过去的历史《教学大纲》,观点更为鲜明,内容更为丰富。

笔者充分肯定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但也认为有必要实事求是地梳理历史学科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凸显《历史课程标准》欲确立的国际意识。

首先,应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这两个历史教学指导思想的同时,更加务实地对其真实内涵予以挖掘,反对机械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虚无的爱国主义。[4] 否则,历史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很难落实。比如:从《历史课程标准》看,初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具体且较为丰富,高中的则十分笼统;初中的国际理解教育落脚点是比较狭义的,高中的则有些大而化之。显然,其结果不仅有倒挂之嫌,使国际理解教育缺乏连贯性,而且正因为国际理解教育零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也一木难支。更深层的内容还有:将本国历史过于浓缩,且对历史知识缺乏整体把握;过于精简本国的古代史内容,致使古代、近代、现代各部分内容失衡,专题与模块都缺乏内在线索。还有,使本国历史缺少主轴,导致历史意识游离于历史学科特性、国情和应有的课程目标;世界史内容偏移于西方中心,缺少多维的、整体的世界史观;过于随意割断世界史脉络,教学中出现诸多时序错乱的现象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引起重视,不仅课程改革追求的文明史教育目标不能实现,还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进步自古注定。这是对“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一向站在世界文化的最前列”的观点的彻底反动;错乱的历史时序关系,则是对“通过具体事实,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指导思想的根本动摇。不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会使国际理解教育虚置。 其次,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诸如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全球的胸怀与视野,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对和平、人权、公正等重大问题的观点与态度等,不能缺少系统的事实性知识的支持,不能缺少宽阔且连贯的世界史视野。因此,要关注课程结构和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并从中获得理解的基本要素。例如:初中阶段的6个学习板块“主题”应有一定的连贯性。这个连贯性不是要关注学科知识专业方面的“完整性”,而是更加讲究与国际理解教育相关联的现代历史意识的一致性。跳跃性过大且难度忽高忽低的课程内容显然不能使国际理解教育顺利开展。

二、历史课程中国际理解教育的几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定位、目标、价值

要能够体现“培养世界公民,以便改善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的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并凸显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人类生存的投资”价值,对历史课程的定位问题就不能马虎。笔者认为:现代历史课程的本质是健全的公民教育,因而它理应具有独特的文化品质。换言之,历史课程不能缺少先进文化的支撑和对先进文化的理解。

当前历史教学界对公民教育的概念较为陌生,对于像国际理解教育这样的内容,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比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部分,对课程理念的阐述共分6个层次: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等,其中就缺少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明确指示。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部分提出:“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这些内容虽是国际理解教育的组成部分,但教师们依然找不到对这些原则的具体解读。

然而,历史课程的定位关乎历史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为此,笔者针对我国历史教学的现状,围绕公民教育目标,提出历史课程应完成如下转变:将课程的民主化作为新理念使历史教育意义化;将课程的人性化作为新目标使历史教育生命化;将课程的个性化作为新形象使历史教育获得发展空间;将课程的社会化作为新思维使历史教育转变功能;将课程的国际化作为新追求使历史教育更具有时代性;将课程的综合化作为新视野使历史教育更有内在的思考魅力。[5] 有了这些基本标准,国际理解教育才有可能在历史课程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