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万州余家河墓地发掘主要收获及其意义

2013-01-06

明清时期墓葬17座,有竖穴土坑墓和石圈碗砌外室墓两种形式。竖穴土坑墓规模一般较小,石圈碗砌室顶墓则规模较大,是用大的石条围起一长方形石圈,中间挖墓坑作墓室置棺,坑口以上用瓷碗砌成弧形拱起的室顶。碗砌室顶的做法是,将瓷碗底朝上口朝下紧密扣置,碗间灌以糯米水拌石灰浆起固定作用。其一般砌为二层或三层碗,一个室顶大约需用七八百至上千个碗。此类墓葬形式在当地较为流行。

还发现陶窑5座,其中以2002WYYl最为典型,且保存完整。该窑平面作椭圆形,窑室为上大下小的筒状,窑壁周围等距离设有5个烟囱,底部沿窑壁有一周凹槽,与烟囱相通,时代下限在六朝时期。陶窑可能主要用来烧制墓砖。

该墓地出土遗物中,以陶瓷器以及铜器占居多数,还有铁器、铅器、玉(石)器以及骨、料器等。陶器种类有豆、罐、壶、釜;铜器有剑、矛、镞、鍪、鉴、带钩、璜形铜片、铃;铁器有锸、剑、面饰;玉器有块;骨器有笄、串饰;料器主要为串珠。青铜圆首剑、柳叶剑、双耳矛等器物铸造精致,保存良好;璜形铜片形制多样,制作考究;煤精羊雕刻精到,形态生动;陶屋模型构造复杂,特色突出;歌舞俑姿态各异,生动传神;彩绘陶器纹饰秀丽,色彩鲜艳;青瓷器量大质好,种类丰富。既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余家河墓地的考古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所发现的75座东周时期竖穴土坑墓,分布较密集,布局具有一定规律,丰富了三峡地区东周墓葬资料,对于研究东周墓葬内涵与特点、葬俗及其文化属性,以及巴楚文化交流等,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汉代墓葬如2002WYM06、2002WYMl8等同时期墓葬中较多用鸡蛋随葬的现象,2003qWYM2二次埋葬形式和埋葬程序的发现,2002WYMl8于墓底挖柱洞、筑墙槽等仿建筑构造的做法等,对了解三峡地区两汉墓葬的结构、随葬器物组合、埋葬习俗以及同时期的建筑情况等,实属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六朝石室墓(2002WYMl),其规模与墓葬结构具有自身特点,丰富了我们对三峡地区六朝时期石室墓的认识。

同时,墓地A区东周时期房址、水渠、灰沟等遗迹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和复原当时人们的生活图景,全面认识该墓地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信息;汉、六朝时期陶窑和作坊建筑基址的发现,对研究当时陶器制造业发展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威廉希尔app  历史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