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析周恩来的思维方法及其现实价值

2013-01-06

求同性思维,就是面临矛盾和分歧,要善于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找出相似的地方,最终达到解决矛盾与分歧。求同性思维方法是周恩来在处理复杂问题中形成的独特手段和特殊方法。

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周恩来面临过无数次复杂的矛盾和分歧。他善于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不同情况运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在“求同存异”中,“努力寻找共同点”,解开一个又一个“死结”。英籍作家韩素音赞誉周恩来:“从他的整个生涯来看,他不仅是一位地道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更重要的他是一位统一战线的艺术家,是一位调和难以调和的矛盾的天才。”〔20〕他之所以是协调矛盾的行家里手,化解矛盾的大师巨匠,就是坚持了求同存异的精神。

他运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正确处理和解决了不少人民内部矛盾和党内矛盾。周恩来认为,人民内部矛盾和党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党内矛盾,必须采取“求大同存小异”的思维方法。在党的历史上,党内曾多次发生斗争和分歧,有时甚至有分裂的危险。周恩来总是因势利导,调解矛盾,维护团结,必要时采取折中方案,适当妥协,使矛盾得以化解,多次挽救党于危局,避免了党和国家的分裂,使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他在遵义会议、“大跃进”、“文革”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起了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周恩来十分注重运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领导和处理统一战线工作。周恩来亲自制定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他指出: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求大同存小异。〔21〕这就是求得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之大同,存思想信仰、世界观之小异。

周恩来的求同性思维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尽管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发展和合作,我国的国内总体上也是和谐的,但是,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各种不和谐的因素和隐患大量存在着。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灵活运用周恩来的求同性思维方法,紧密结合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要求,正确和妥善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和对待党内存在的不同分歧,科学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对内努力做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对外准确把握国际趋势,妥善化解各种挑战,坚持“和谐世界”外交新理念,走和平崛起之路。

〔参考文献〕

〔1〕〔2〕〔3〕〔4〕〔5〕〔6〕〔8〕〔9〕〔11〕〔13〕〔14〕〔16〕〔19〕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313,191,350,28,142,427,143-144,435,221,91,197,10.

〔7〕〔15〕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5,132.

〔10〕杨少桥等.周恩来与我国的粮食工作:不尽的思念〔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232.

〔12〕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1.

〔17〕〔18〕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159,160.

〔20〕〔英〕韩素音.周恩来和他的世纪〔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75.

威廉希尔app  历史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