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耕籍(藉)礼的特征与功能探析

2013-01-06

总的说来,魏晋南北朝耕籍礼的仪式在继承周代和汉代的基础上又有所损益变化,如宋文帝定诸侯百亩之礼,梁武帝设立亲耕台,北齐按官品耕籍等等。耕籍礼祭祀先农的传统不变,汉魏六朝都是以太牢祭祀,显示了文化上的继承性,而北魏则以一羊来祭祀先农,至北齐已经以太牢祭祀先农。耕籍礼的实行体现了对农业和宗庙祭祀的重视,同时,通过耕籍礼的实行,也宣扬了孝道,教育后代的皇帝大臣知道稼穑之艰。帝王以实际行动对耕读传家的优良品质进行了肯定,有利于社会的教化。从魏晋南北朝的具体情况来看,耕籍礼还有其它政治目的,如树立天子的权威、强化等级秩序、追求正统、为政权的合法化或实现割据作舆论准备等等。所以,耕籍礼既是一种礼仪,也是帝王表达治国理念和实现一定政治目的的手段。耕籍礼和先蚕礼相结合,是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形态在政治、文化上的反映。

[参考文献]

[1]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晋书卷19礼志上[M].中华书局,1974.

[3]《晋书》卷55《潘岳传》,第1500-1503页。

[4]宋书卷14礼制一[M].中华书局,1974.

[5]三国志卷8公孙度传[M].中华书局,1982.

[6]《晋书》卷19《礼志上》,第589页。

[7]《宋书》卷14《礼制一》,第355页。

[8]南齐书卷9礼志上[M].中华书局,1972.

[9]分别为:天监十三年二月丁亥(见《梁书》卷2《武帝纪中》),以及普通四年二月乙亥、中大通六年春二月癸亥、大同元年春正月丁亥、大同二年二月乙亥、大同三年二月丁亥、大同四年二月二月己亥、大同六年二月己亥、大同七年二月辛亥、太清元年二月丁亥(见《梁书》卷3《武帝纪下》)。

[10]通典卷46礼六•籍田[M].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版.

[11]《隋书•礼仪志》为“望耕台”。

[12]见《陈书》卷5《宣帝纪》

[13]魏书卷108之1礼志一[M].中华书局,1974.

[14]见《魏书》中各人本纪。

[15]《隋书》卷7《礼制传》,第144页。

[16]北齐书卷4文宣纪[M].中华书局,1972.

[17]见《周书》中各人本纪.

[18]《宋书》卷17《礼志四》,第481页.

[19]《晋书》卷71《熊远传》,第885页.

[20]《魏书》卷110《食货志》,第2849页.

[21]《魏书》卷8《世宗宣武帝纪》,第195页.

[22]《晋书》卷19《礼志上》,第591页.

[23]《宋书》卷14《礼志一》,第28页.

[24]《晋书》卷85《魏咏之传》,第227页.

[25]周书卷38薛~传[M].中华书局,1971.

[26]《三国志》卷1《武帝纪》:“(建安)十九年春正月,始耕籍田”,(建安二十一年)“三月壬寅,公亲耕籍田。”

[27]见《晋书》中各人载记.

[28]《周书》卷3《孝闵帝纪》第46页.

威廉希尔app  历史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