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究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外交政策

2013-01-06

1943年夏,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苏德战场形势进一步明朗,苏军出国作战,进入东欧和东南欧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有到这时,美英两国才于1943年底在德黑兰召开的三大国首脑会议上承诺,将于1944年5月登陆法国北部。同年6月6日,美英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终于开辟,和苏德战场东西呼应,形成夹击之势,对最终摧毁希特勒德国起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第二战场开辟的一再拖延,却使苏联蒙受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斯大林对此非常气愤,多次批评英国的所作所为,曾当面对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说,丘吉尔“总想使自己干一些轻松的事,而使我们俄国人干更困难的事。这可以干一次、两次,但不能什么时候都一直这样干”。[14]

尽管苏联就开辟第二战场一事,曾多次和美英进行严正的交涉,并提出尖锐的批评,但为了维护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仍不计得失,浴血奋战,消灭了73%的德国地面部队,从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何防止单独媾和,把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也是二战期间苏联外交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战争后期,美国战略服务局瑞士站站长艾伦·杜勒斯曾和德国党卫军将领沃尔夫秘密接触,商讨意大利境内德军投降的条件。苏方在得到消息后,立即加以揭露和制止。

1944年秋,眼见德国失败在即,为挽救自己的同盟者,日本即出面和苏联进行接触,表示愿意调停苏德之间的冲突,重建两国和平。但苏联均严加拒绝,并将这一情况向美英方面作了通报。1945年春,日本又向苏联建议签订日苏互不侵犯条约,并请苏联在日美间进行斡旋,以结束战争,但也遭到苏联的断然拒绝。[15]

1945年8月9日,苏联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所作的承诺,正式向日宣战,迫使日本在8月15日投降,并在9月2日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可见,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发展,保障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联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战后世界的缔造者

与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一样,在构建二战后世界格局的过程中,苏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1943年底签署的《德黑兰宣言》中,苏联和美英共同宣布,将在战后建立起“一种永久的和平”,届时“全世界所有各国人民都可以过自由的生活,不受暴政的摧残,凭着他们多种多样的愿望和他们自己的良心而生活。”[16]于是,苏联积极参加战争后期的各种国际会议和国际活动,尤其是三大国首脑会议,努力巩固通过战场胜利取得的成果,捍卫自身的利益。

斯大林多次表示,苏联对战后波兰究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决不会不加过问,因为波兰在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德国人进攻俄国的走廊,给俄国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为此,苏联经过外交努力,终于使寇松线成为波兰东部的边界线(即苏联收回根据1920年《里加和约》而丢失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并将奥得河——尼斯河定为波兰的西部边界线。此外,苏联还促成了以共产党人为核心的波兰临时政府的扩大,在吸收其他党派的成员,包括伦敦流亡政府的成员的基础上,共同组成波兰民族团结临时政府,稳定了波兰的政局。

在德国问题上,苏联和美英都主张彻底摧毁纳粹的战争机器,铲除德国军国主义的根子,但反对肢解德国。在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国确立包括法国在内的四大国对德国的占领机制,苏联得以占领德国东部约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苏联还率先提出德国赔偿的原则,经过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的激励斗争,苏联取得了自东占区获取赔偿的权利,此外还可取得西占区应折除设备的15%(以实物进行交换),另外的10%则完全无偿取得。同时苏联还可获得德国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和奥地利的资产。波兰应得的赔偿则从苏联的份额内取得。作为发动侵略的罪魁祸首,德国理应受到严惩,而苏联作为战胜国,作为受德国侵略而蒙受最大损失的国家,自应获得上述权利。

在远东,根据雅尔塔秘密协定,苏联得以收复在日俄战争中失去的千岛群岛和库页岛的南部,得以维护外蒙古的现状,并在中国的东北取得相应的权利,斯大林把它称之为报了在日俄战争中失利的一箭之仇。

还在1943年底举行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便建议有必要成立一个包括约35个联合国家成员国的世界组织,同时成立一个规模较小的执行委员会,以处理世界性事务,斯大林原则上表示赞同。以后苏联积极参加了建立未来国际组织的活动,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苏联和中美英四国在美国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商定该国际组织由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4个部分组成,并命名为“联合国”,苏联在会上提出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在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经苏联坚持,确定大国在实质性问题上具有否决权,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成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1945年4月25日,讨论联合国成立的旧金山会议开幕,会上苏联和美国曾因波兰及阿根廷是否与会问题发生激烈的冲突,但最终还是就安理会表决程序、国际托管制度、区域性组织等问题达成一致,于6月25日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6月26日,50个国家的代表举行签字仪式。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成立。苏联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国之一。

苏联在二战中牺牲2700万人,伤亡共3500万,损失物质财富无数,但也乘机扩大领土68万平方公里,从德国及其他战败国获得一定赔偿,维护了作为一个战胜国应有的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

19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家索尔兹伯里曾言:“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民族利益”,此语实乃颠扑不破之真理。无论什么国家,不管它打着什么旗帜,也不管它信奉什么主义,其推行的外交政策必然会全力维护自身的民族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