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历史亮点后面尘封的秘密

2013-01-05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浅析历史亮点后面尘封的秘密

江苏无锡清代布码头城乡全民皆织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着落后、封闭的封建经济制度,其中的开拓、创新精神,为无锡在20世纪初崛起为中国最发达的民族工业城市之一做了必需的思想、观念、人才等方面的准备,也为该市今日的城市精神添注了健康的文化基因。据目前的资料判断,无锡布码头最后的落脚点,很可能是在该市羊尖镇严家桥一带,这是一个值得加以研究的课题。

“无锡布码头”,是一些专家学者、地方史研究者发现的无锡经济史上的一个亮点,由于各类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多年来人们对它几乎已是耳熟能详。然而,若要细说它的起因、运行方式、存在时间、作用和意义等具体问题,人们似乎又不是非常清楚,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有误区。本文在广泛检读各类资料,并作深入分析研究后,略抒己见,以期抛砖引玉。

无锡为布码头这一说法,不见于无锡地方的正史如历代的《无锡县志》、《锡金县志》等,仅见于清代无锡一位儒生对当时徽商行话的记载,其可靠性如何?

无锡数千年文字记载史上从未有过本邑种植出产棉花的记载,然而,在清代乾隆年间,无锡(本文中指当时的无锡、金匮两县)每年运进大量外地棉花,然后生产大批棉布运销外地,成为棉花、棉布的大型集散地。无锡这种原料、产品两头在外,又大进大出的经济格局,被当时著名的徽商誉为“布马头”。这是无锡地方经济史独特而光彩的一页。

据广泛检读各类资料,无锡布码头的名称,始见于清代乾隆年间无锡儒生黄卬的著作《锡金识小录》,可是,这一名称却一直未再见于同时期及以后的无锡正史如《锡金县志》等或其他的著作。因此,无锡布码头之说很有孤证单行的嫌疑,它的可靠性、权威性如何?会不会是溢美虚饰之词?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正确回答上述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黄卬是怎样说的:“常郡五邑,唯吾邑不种草棉,而棉布之利独盛于吾邑,为他邑所莫及。乡民食于田者,唯冬三月。及还租已毕,则以所余米舂白,而置于囷归典库,以易质衣。春月则阖户纺织,以布易米而食,家无余粒也。及五月田事迫,则又取冬衣易所质米归,俗谓‘种田饭米’。及秋稍有雨泽,则机杼声又遍村落,抱布贸米以食矣。”“怀仁、宅仁、胶山、上福等乡,地瘠民淳,不分男女,舍织布纺花,别无他务。”“布有三等,……坐贾收之,捆载而贸于淮、扬、高、宝等处,一岁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尝有徽人言‘汉口为船马头,镇江为银马头,无锡为布马头’,言虽鄙俗,当不妄也。”(1)

这几段话概括了基本情况,从而把无锡布码头的轮廓凸现在我们眼前,值得注意。

千百年来,在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农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务农是农民的根本,是生命线,纺织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副业而已。但是,这种封建经济制度与生活模式,在清代乾隆年间的无锡已有了巨变,农民耕作力田一年所得,在交纳地租后,只剩下三个月的口粮,其余时间依靠典当铺的高利贷和家庭手工纺织度日,其中春秋两季长达半年的时间,农民就靠“阖户纺织,以布易米而食”,维持生计。这说明当时家庭手工纺织已不再是副业,而是农民的主要谋生手段。非但如此,在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下的地区,还出现了纺织专业户,作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男子“别无他务”,和妇女一样地纺纱织布,已完全摆脱了土地的束缚,手工纺织业已独立于农业而存在。

另外,无锡本邑历来不种植生产棉花,但每年都有数十百万疋棉布运销外地。这种原料、产品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经济现象引起了安徽徽州商人们的注意。明清时期,徽州多豪商大贾,形成资本雄厚的徽州商人集团。他们转输懋迁,经商足迹遍于全国各地,在全国商业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徽商十分注重收集归纳各地商情,早在明代徽商黄汴就著有《一统路程图记》,详细记录全国商路沿途情况,受到商界欢迎。黄卬著作中记述的“船马头”、“银马头”、“布马头”口碑,显然是徽商根据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各处货物流通、市场规模等情况,总结出来的商情指南,在当时显然是备受商人们重视的。

然而,黄卬是儒生,他对于徽商的无锡为“布马头”这种白话口号式的言语,是不满意的,所以在秉笔直书后,仍评论斥之为“鄙俗”。黄卬之所以有这样复杂的心态,原因有两个:一是与他著作的宗旨有关。他撰述《锡金识小录》,目的是补写“事有系于民俗利病而志不及载著,于民生艰窘之故,尤拳拳焉”,(2)而当时无锡的家庭手工纺织业确实已在人民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他不得不把徽商对无锡观察后的正确论断记录下来。二是他亲身有所感受。黄卬虽为儒生,生活却很贫苦,“所居老屋三楹,寝室庖湢咸在,纺车织具、钺管刀尺纵横错置,子女啼笑满前,君但危坐持一卷洛诵,不少休。”(3)从这记载看,他不仅住房狭小拥挤,而且连生活还要依赖家人纺织补贴维持,是加入“以布易米而食”行列的。这说明不仅农民,就是县城市民也从事纺纱织布,家庭手工纺织遍及城乡,非常发达。所以,黄卬对无锡为“布马头”感触尤深,终于能够跳出封建士大夫轻视经济的狭隘圈子,慧眼独具,给我们留下无锡地方经济史的宝贵材料。

此外,无锡“布马头”名称虽不再见于其他古籍,但有关无锡家庭手工纺织业发达,棉花棉布交易活跃的史料,在不少其他清代著作中也有所发现,且相当丰富,因此无锡为布码头不能说完全是孤证单行,关于这一点将在下文展开。

从上述分析看,无锡“布马头”之称虽仅见于《锡金识小录》,却是当时无锡社会经济情况的实录,并且它还是徽商综合各地商情归纳总结出来的,是很为可靠与很具权威性的结论。

清代无锡的一些诗文中,透露出无锡布码头原料与产品两头在外的运行方式;依托大运河交通的便利条件,当时无锡北门的布行巷等成为布码头的“心脏”。

无锡布码头的史料在《锡金识小录》中有较为详细的记录外,在无锡的其他一些地方文献中亦有记载,排比研究这些相关资料,我们可以探求出当年布码头运行的一些情况。

“晓听机声夜纺纱,不知辛苦为谁家。长头卷好郎欢喜,帽头冲寒去换花。”“花布开庄遍市廛,抱来贸去各争前。要知纺织吾乡好,请看江淮买卖船。”诗后有注云:“邑中布疋多行于江淮一带。”(4)这两首诗里呈现出四个不同场景:农民夤夜忙碌地纺纱织布;清晨赶路去换棉花;市街上布店花铺鳞次栉比,熙熙攘攘,交易活跃;运输棉花、棉布、粮食等物资的大型货船帆樯相随,络绎不绝。这四个场景实际上就是当时无锡布码头生产、交换、市场、物流四个重要运行环节,由于是以诗歌形象思维的形式来表现,显得格外具体、鲜明、生动,堪与黄卬的记载相互印证。

诗的作者杨伦,无锡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曾官浙江太平县知事。他是黄卬的门人,受老师关心民生思想的影响,有关当时家乡的经济生活也能够写入诗中,显得难能可贵。这两首诗是他寓居湖尖(即今江尖)时创作的,主要描写北门一带的景象。到北门街市花店布铺换米换棉花的农民,大多来自北乡近城的农村。那末,远离县城的农民又到何处去作交易呢?

分散在四乡的农民,不必远道到县城去换棉花换米,就近到所在市镇即可。乡间市镇同样布店花铺众多,交换忙碌热闹的市面,一点也不亚于县城。当时纺织专业户最为集中的上福乡的安镇就是典型的例子。安镇二里长街“市店多花庄米铺,络绎求市者,十数人为群,虽二三十里外,小舟捆载而来,易木棉、籼米去,一晨或得布万疋云。肩摩喘汗,店火至更余去柝于辄,寒暑无间。”(5)类似安镇这样的市镇,当时无锡有近20个。这些市镇作为乡间区域性的商品流通中心,沟通千万家织户,在生产和交换之间架起第一座桥梁,构成顺畅在流通渠道,是无锡布码头的“微血管”网络。

这“微血管”网络又与布码头的“心脏”紧密相连,可这“心脏”在哪里呢?“市镇间布庄连比,皆预贸木棉为本,易而贮之,以汇于总行。北关外有布行巷,其总处也。”(6)这“总处”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脏”。布行巷地处无锡城北大运河旁,水陆交通便利,因而那里大布庄云集,一方面把从外地采购来的大量棉花运往各乡市镇,另一方面又把各乡市镇布店送来的布疋汇集后运销外地。

值得指出的是,当时无锡棉布虽由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但在商品经济的制约下,其规格却能够做到划一整齐。当时生产的棉布长度有3种:以三丈为匹的,称为“长头”,以二丈为匹的,叫“短头”,两者都用于换取生产资料棉花;以二丈四尺为匹的,名为“放长”,专用来换米换钱。杨伦诗中所说的“长头”,即是三丈为匹的棉布。

以上两方面情况表明,无锡布码头运行方式呈城乡两级网络的态势。乡间市镇连结分散生产的千百家织户,形成“微血管”网络后汇向“心脏”,作为“心脏”的北门布行巷则与外地原料、产品市场紧密联系,运出棉布,运进棉花,解决无锡本埠不出产棉花原料匮乏和大批棉布需要销售的两个关键问题,使得无锡布码头大进大出的经济机制能够和谐、顺利地运转起来。

无锡形成布码头,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它起于康熙年间,至所谓的“同治中兴”时落幕,历时近200年,将之说成起于明代,是缺少根据的臆断。

从前面二节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无锡布码头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当时无锡家庭棉手工纺织业异常兴盛,棉布生产发达,其二是无锡每年有大批棉花、棉布进出,已成为棉纺织原料、产品的大型集散地――无锡已是商品流通十分发达的地方。无锡能够成为这样的布码头,仔细分析起来有四个原因:

第一,有大批空闲劳动力。清代从康熙年间开始,随着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人口也大为增加。无锡到乾隆十四年(1749)无锡县人口已达37万。当时无锡分成无锡、金匮两县,缺金匮县人口的具体数字,但据黄卬估计,人口“在金邑者必更多于锡,犹有隐不上册者。”(7)这说明当时金匮县的人口比无锡县还要多,整个无锡人口估计可达80万以上。人口增多了,耕地却没有同步增加,反而减少。“邑中田共一百二十万余亩,去民居及坟墓,约耕种之田不及百万亩。……照丁派田得一亩而赢。”(8)人均耕地仅一亩多一点,人多田少,这就给大规模的家庭手工纺织业提供了所必需的足够的劳动力。

第二,农产品商品化和商品流通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十分重要的时代历史条件,是无锡布码头形成的社会大环境。清初通过减轻赋额,鼓励垦荒等政策措施,农业生产力有较大发展,农产品较为丰富,流通发达。例如,无锡不种植出产棉花,可是,同属常州府的其他各县都有种植,“江(阴)、靖(江)尤多,远近交相贸易”,(9)可就近给无锡提供价格低廉的棉花。所有这些都是无锡布码头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下一篇:陈涉其人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