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究明朝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的交流

2013-01-05

明与帖木儿朝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随着政治与经济的交流,彼此间的文化自然而然开始了交流。首先,通过两国使臣的觐见礼仪,使双方对彼此的制度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进而在交往过程中能够尊重对方的习俗,并将彼此了解的情况记载下来,传之后世,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其次,双方之间存在宗教往来。帖木儿在其建国过程中,伊斯兰教被立为国教。沙哈鲁即位时便把自己看成是一位穆斯林君主。最后,双方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对彼此社会生活有一定影响。帖木儿朝使臣来华后,对中国严明的法纪、丰富的物产和多样的文化生活印象较深。同样,帖木儿朝进贡物产也影响了明朝的社会生活。

由于两国分属不同语系,语言学习的难度较大,明朝虽有四夷馆这种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的学校,但由于培养的人数少,且汉人学外语多另求出身,不能满足对外交往的需要。因此,语言问题不仅影响双方的直接沟通,也制约双方深层的文化交流。但总体而言,明与帖木儿朝之间在文化交流领域,还是取得很好的成果,对后世产生积极意义。

15世纪,世界已面向海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使得以往中西方的交流的重点由陆地转为海洋。海上交流的兴起,会使人感到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已经失去了作用。人们的眼光也逐渐由陆上转到海上。但作为传统的中西交流的途径,陆上丝绸之路依然有着它独特的韵味,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而中亚,作为中西交流的枢纽,在早期中西交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前,几乎所有的中西交流都汇集于此,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有着很大意义。而在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虽然贸易的重点不在于此,但对于这个事情的研究就更具有意义。明朝与帖木儿帝国之间的交往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两国在陆上的这种交流是15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页。

参考文献:

[1]加文·汉布里主编.中亚史纲要.商务印书馆,1994.

[2]沈立新.绵延千载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3][俄]维·维·巴尔托里德等.中亚简史.中华书局,2005.

[4]许海山主编.亚洲历史.线装书局,2006.

[5]杨军,张乃和主编.东亚史.长春出版社,2006.

威廉希尔app  历史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