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历史和现实确立的民族间共赢模式

2013-01-04

中国各民族的构成结构基本上是粘着型结构

从民族构成紧密程度来看,可分为松散型结构与粘着型结构。所谓松散型结构,即一个国家中的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文化体系,行政区划以联盟或联邦形式组成,民族或族群边界比较清楚。比如,某共和国的居民以主体民族占多数,自主性较强,可聚可散,能合能分。前述前苏联、东欧等组合成国家大多如此。所谓粘着型结构,即国内各民族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形成大杂居、小聚居局面,各民族之间交错杂居,没有明确的族群边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是各民族之间经过长期的接触、迁徙、融合、涵化的结果。中国各民族的构成结构基本上可说是粘着型结构。松散型结构的国家中,由于各民族之间关系紧密程度较低,能聚能散,因而无论国家是否强弱,各民族分离或分裂的可能性都较大。而属于粘着型结构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难解难分,经济和文化上连成一体,每一个民族都难以从国家中分离出来。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结构,属于典型的粘着型结构,无论哪一个民族,都难以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分离出来,稳定性很强。比如,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协作,共同书写了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辉煌篇章。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新疆落后的社会状况,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也得到不断发展。目前在新疆,各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其他民族地区的状况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中央所强调并受到各民族干部、群众强烈拥护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是中国各民族几千年不断交往的历史中形成的,也是各民族相互离不开的主要基础。各族人民居住在一起既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学习,有利于各自取长补短,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新疆有13个世居民族,实际居住在新疆的民族成分共有47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有力促进了新疆各项事业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世纪之交,党中央又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民族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新疆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的良好局面。

在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历来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民族和谐始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总的来说,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不同,民族构成结构不同,民族分布不同,中国决不会像前苏联、东欧国家一样四分五裂。分裂中国的图谋任何时候都不会得逞。

 

威廉希尔app  历史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