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重忆“乒乓外交”:中美关系发展绝非“偶然”

2011-04-11

包里装着乒乓球拍,带着长途旅行后的眩晕,以及满脑子“幼稚想法”,乔治·布雷斯威特就这么在1971年4月来到了中国,成为自1949年以来首个应邀访华的美国代表团一员,亲历并见证了开启中美交往大门的“乒乓外交”。

“当年我心里只想着:真是太棒了,我能来中国,向中国运动员学习最好的乒乓球技术,游览一个从没去过的国家”,如今已经年逾七旬的乔治日前在纽约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笑着说:“直到从日本抵达香港机场时,看到这么多记者,我才知道事情原来并不简单。”

乔治和他的另外六名“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运动员伙伴:约翰·坦布希尔,19岁的辛辛那提大学学生;埃罗尔·雷赛克,29岁的纽约银行职员;格伦?科恩,政治系二年级学生;康尼?斯威里斯,23岁的美国兵乓球女冠军;还有朱迪和奥尔加——她俩当时还只是中学生,40年前踏进中国时,都浑然不知他们即将成为载入书本的人物。

他们穿着牛仔和风衣在上海街头溜达,在北京能容纳1.8万人的首都体育馆里打比赛,每天吃着货真价实的中餐;回到美国后,又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用他们的描述,把眼中的中国告诉了西方世界。

乔治回忆着1971年第一次踏入中国的感受,他说:过去我完全不了解这个国家,直到我站在万里长城上,才知道原来那并不只是一面“城墙”,从那里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这些最直观的感受,都是我们在美国无法知道的,很真切。乔治手指着一张黑白的照片:图中周恩来总理亲切地握着乔治的手,他感慨地说:周恩来总理有一种魅力,是我第一眼见到就发自内心尊敬他的人。

说起当年在中国的比赛,乔治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永远不会告诉你当年的比分,中国的乒乓球水平太高了”,他比了个切菜的动作说 :“我直到打完第一场比赛,才知道中国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话的含义”。

乔治说,直到现在,他仍然感谢多年前一个小小的“偶然”:“那是在1961年,我在联合国工作,在办公室里整理旧文档时,却翻出了夹在旧纸堆里的一个乒乓球拍。我拿着这个光板球拍,立刻上楼试着打了第一场乒乓球,从此爱上了这个改变我一生的运动。”十年后,恰是1971年,已经36岁的前田径运动员乔治成功“转行”成为美国乒乓球冠军,从而有机会参加了第31届世乒赛,并于1971年来到了中国。

乔治说,虽然自己幸运地“偶然”与乒乓球结缘,但中美之间关系的发展绝不是“偶然的”,因为中美民众之间都不愿看到彼此疏离的状况。他只是正巧在适当的时候,赶上了“第一波浪潮”。

“看看现在就知道了,中国和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交往最密切的两个国家”,乔治向记者比比身上用英文写着“叶瑞玲乒乓球俱乐部”的李宁牌运动服说,“我在纽约有很多很多中国朋友,他们都非常友善。有时我去唐人街的乒乓球俱乐部打球,如果他们知道我没吃早饭,还会给我买份饺子,中国的朋友真的特别友好”。

40年过去了,乔治说:现在,我很多美国朋友都陆续有机会去了中国,他们回来后总是眉飞色舞跟我说起他们在中国的见闻,当他们知道我1971年就去过中国时,表情都是这样:乔治开心地比了个“O”的嘴形,得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