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2013-04-15

(四)职业教育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

一般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均是由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运作和进行的,其培训主体和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均比较单一。失地农民具有牵涉部门广(农业、林业、教育、财政等),涉及人数多(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全国新增失地农民百万以上),专业覆盖宽,培训内容技能性强,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技能层次基础不一等特殊性,给职业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如果仅仅依靠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这一单一的主体,就不能满足社会和失地农民就业转移的需求。因此,无论从教育经费投入主体,还是从教育培训的主体或就业安置的主体来说,均需向多元化发展。从职业教育投入来说,应建立政府投入扶持、用人单位补贴、培训机构减免、农民个人适当出资的政府主导、分级负担、企业资助、多方筹集的多元投入机制。从职业教育培训机制来说,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农、科、教等部门的资源,实行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农业、科技部门的人才优势,教育部门的基地优势。建立起以县级职业学校、成人学校为龙头,以农村职业学校为骨干,以乡镇成人学校为基础,以村成人学校为幅射点,以各级社会力量办学为支撑点的县、乡(镇)、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失地农民培训网络体系。从就业来说,应创建政府引导、社会支持、企业参与、个人努力的就业安置机制。

(五)职业教育模式——从呆板走向灵活

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和因人施教、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在始终坚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劳务输、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创新特色、终身学习相结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失地农民和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大胆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运用由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的定向培养、定向输出的“订单式”培训;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不同采单的“超市化”培训;学校下单、企业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制”培训;企业+培训机构+失地农民的“联动型”的产教结合培训;依托社区教育的“学校+社区”联合培训;采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并举的方式,创建灵活高效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模式。

(六)职业教育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

掌握一技之能,是失地农民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最终目的。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需求,充分体现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实现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的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从由职业教育机构单一决定转向由学校与部门、企业、行业联合决定,积极争取行业、企业的参与,使行业、企业或劳动就业部门也成为教育内容选择的重要主体之一。使职业教育内容真正建立在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之上,并能随着职业能力的变化及时更新或补充教学内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导向内容。在设置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对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形成能力标准,根据能力标准安排教学内容;第二要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第三要注意职业岗位能力内涵的广泛性,即不仅要有技术能力要求,而且还要包括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培养,使失地农民既有明确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七)职业教育方法和手段——从传统转向现代

传统的职业教育,一般以面对面的知识传授和手把手的师徒式的技能训练为主,这种职业教育方法和手段,无法满足广大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需求。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远程手段开展失地农民培训,具有面广、量多、经济、方便、灵活等特征,而且在网上可以开设“虚拟工厂”、“虚拟实践基地”,学习者在“虚拟工厂”、“虚拟实践基地”可以进行仿真模拟训练,完全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失地农民职业教育,不仅能为失地农民更新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提供适时有效的服务,而且能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促进农民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

总之,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力开展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提高失地农民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探索适合失地农民特点和市场需要的职业教育对策。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威廉希尔app  > 论文 > 人文社科 > 教育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