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在学科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2013-04-12

二是知人普任、调动全员积极性。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其工作具有创造性,它不同于体力劳动,也不同于行政性和操作性的工作,而是依靠自己的知识票斌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工作过程具有个性化,工作成果难以测量,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考试就能决定教师的业绩。教师的工作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智力投人,而学生的发展往往是多个教师集体智惫和努力的结晶,这给衡量个人绩效带来了困难。因此,要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师。不论是终结性评价还是过程性评价,从评价手段到评价方法,从评价准则到评价程序,都不能草率行事,应全面考核、扬长避短、合理搭配、统筹兼顾,并对每一个教师的发展前途负责。

三是要营造相互尊重及和谐的工作环境。工作场所中的宽松、和谐,是提供优越服务的关键。教师更多地从事思维性工作,僵硬的工作规则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组织中的工作设计应注意考虑体现教师的价值,尽可能创造一个舒畅的工作环境。建立以团队友谊为重的学科风格和学科文化,使教师觉得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能在教学工作中大显身手,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管理中也应避免过分强调自主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能一味地放任自流,而应对教师工作的质量进行控制。要管好人、用好人,还应了解教师的不同需求,不论是物质需要、精神需要,还是社会需要,对合理的需要应予以满足,及时鼓励。

四是为教师创造发展空间。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重视教师的个体成长和事业发展,倡导教师学有所长、业有所精,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保证教师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领略教育成功的快乐。定期组织学科内的公开课、示范课及青年教师的评课活动,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并鼓励青年教师考研、考博,加强自身思想、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其具备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充分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让他们获得平等、和谐、自主的发展,从而为他们一生的发展莫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一是尊重、宽容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存在价值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尊重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师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真诚理解的关系。二是民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没有民主就没有学生的自由发展。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心诚意地与每一个学生平等地交往和交流,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发展,切实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把生存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要求教师热爱每一个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消除对学生的偏见;只有对学生付出真情,才容易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让学生感触到教师真正的爱,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品格、志趣、价值观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选择。三是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有自我观念、自我需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他们不是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以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甚至不同的教育者,能动地做出不同的反应和选择。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而不是忽视甚至压制。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坚决摒弃静止的观点、片面的眼光、怀疑的态度和压制的手段来对待学生,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普于引导和培养他们独立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以积极的姿态期待他们、赏识他们,帮助他们找到各自发展的最佳路径,让每一个学生都抬头走路,自信做人。四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智力、知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差异,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教师在教育目标的拟定上必须具有多维度、多层次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同他自身一致的教育,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且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获得充分发展。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在教育评价上也必须具有多样性,改变单一的分数评价机制,通过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为培养“合格+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4以人为本的质量观

全面发展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质量要求。全面发展既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教育领域自身发展、改革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求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文化知识,还要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健全的体魄、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从教育自身的规律看,一次性学校教育将转变为终身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将要把提高学习者的全面素质作为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而以专业教育为主要任务的职业教育,也应该遵循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其它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应试教育单纯以教学成绩来衡量教学质量,衡量教师和学生,压抑人才个性,造成人的片面发展。这种弊端早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已得到广泛认同和推广。新的人才观决定了新的质量观。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观:一是发展质量观,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二是多元化质量观,不能用一种教育目标、教育标准取代所有教育标准;三是适应性质量观,教育培养学生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能适应才能称之为质量;四是整体性质量观,要从多方面来衡量质量,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五是特色性质量观,特色就是创新,有特色、有创新,才有质量,才有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要求我们培养出一批既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又具备包括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交际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在学科管理中,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才能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创新人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保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威廉希尔app  > 论文 > 人文社科 > 教育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