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幼儿教师美术素质的思考与认识

2013-04-11

(三)情感的易感性和弥散性。幼儿的情感情绪具有易感染性,非常容易受客体某些情绪特征的影响,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转移,在绘画过程中常见将情绪体验通过色彩、线条、构图反映在作品中。一个5岁的孩子画了一幅《教师生气了》,整幅画就画了一个头,眼睛画的很大、很圆,嘴巴画成了一条直线,很长,脸上的色彩涂染成蓝绿色块,几乎没有其他细节,十分夸张,但很生动,也很形象。一个孩子画了一幅画,中间三个人物形象分别画在一张纸的三个角上的三个房间里,教师问他为什么这样画,孩子说:“妈妈一个家,爸爸一个家,我一个家。”说时显得很伤心,后经过了解,原来其父母离异了。这幅画反映出孩子孤独的情感情绪。

幼儿美术作品是孩子朴素感情的外在表达,在作品中洋溢着充实的生命力,没有时间观念,不受任何规矩的约束,甚至违反常理,这种原始的创造品格,显现了人类生命意义所在,具有独有的审美价值,使某些成人的艺术作品相形见拙,但由于教师的不理解或其它原因对幼儿作品加以错误引导,违背了儿童心智发育规律,对幼儿美术教育带来了损失,对幼儿健全、健康发展不利,所以幼儿教师首先需能读“懂”幼儿美术作品,才能正确地欣赏、鉴定幼儿美术作品,科学地指导他们。

二、幼儿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幼儿美术素质的发展

美术教育与科学、物质生产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历史上美术教育的重大变革与发展,都是由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发展所推动的,反之美术教育的发展又对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美术教育从本质上属于审美教育的范畴,而审美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一种素质,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美术素质的培养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审美感知,形成完形的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是使人从自然的人变成审美创造的人,也是完成塑造个体审美、创美的个性教育。首先,美术教育可使儿童产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幼儿通过视觉对外部世界,由点、线、面、色彩等构成的物象信息,用独有的观察角度,根据他内心活动的感受中获得的形象变化,用美术的方式反映出来,成为视觉艺术。它具有增强感知能力最强的手段。

在美术教育中要重视引导幼儿去亲身体验和感觉世界,并根据儿童的审美感知特点设计教育内容。幼儿绘画学习不仅仅是画出某一物体的形状,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审美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激活幼儿对生命特有形式的感受能力。如线条中水平线所给予人平静、安详等形式美感。色彩的感知中红色的火热,黄色的明快等。水与石外在形质所形成的弱与强,软与硬的对比等,通过外在现象与内心无数次的相互作用,能逐渐内化为他们的感性认识,增强对审美感受的敏感性。

其次,培养幼儿丰富的审美情感。在美术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外部世界而产生的强烈的情感体验往往是诱发儿童灵感的动力。幼儿美术作品都是幼儿个体天性的自然流露,纯真思想感情的倾诉。由于幼儿所处的环境、文化等不同及个体的差异所形成的审美情感的局限性,在美术教育中应设计多层次、多变化的形式,去激发幼儿深层心理结构,丰富幼儿情感体验,并正确引导其审美情感的发展。

再次,发掘与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幼儿理常以自我为中心,凭主观直觉印象,原始思维、纯真的情感,往往创造出奇特的超然形象,展示出无拘无束、自由而无畏的创造精神。而长大后,由于成人意识的建立,规范、条框在头脑中形成,社会性日益增强,习惯的定式思维,许多原生的具有神秘的、直觉的知觉方式逐渐退化,形成一致。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在一张白纸上随意点了一个墨点,先请成年人观察并说出纸上画的是什么,成年人看完后,有的随口说出,有的迟疑一会儿,但最后都说纸上画有一个墨点,让幼儿观察后孩子们有的说是小山,有的说是怪兽,有的说是乌龟,也有的说是墨点等。人类的发展,在于创造作为未来社会支柱的幼儿的教育,要注重去培养、发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做为幼儿教师在实施美术教育过程中要用不同的方法、方式去引导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积极发展,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开发的越深越早,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就越有利,对社会、人类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就越大。

美术教育中的学前期是对于幼儿从自然人培养成为审美人,造就完满人格的时期,能够开拓和丰富心灵,鼓舞人们对美的创造激情和意志力,进人生存的理想状态,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对生命的愉悦和创造价值的实现。那么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美术素质培养过程中,要研究幼儿,要注重幼儿年龄、生理和心理的特征与特点。在教育的内容设计上要有针对性、方向性。如中班(4—5岁)幼儿属发展期的象征期,反映出凭主观直觉印象描绘物体的粗略形象,表现的是瞬间的、不明确的感情和意图,并产生意义和象征。那么在美术教程(为绘画、手工、欣赏三部分)设计上,根据幼儿以上特点,在绘画课程上,目标应为学会运用表现力的线条,正确描绘物象基本结构,培养对色彩的感性,注意色彩之间的情感差异,丰富幼儿运用色彩表达能力,表现与生命同步,有韵律感、对称感的画面,打破给予模式画的范畴,培养大胆地按主观意识作画的习惯等。每件幼儿美术作品同时反映了幼儿心理情感体验过程,通过美术活动积极、健康的引导,对于健全幼儿人格发展十分重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多加体会、分析。

三、幼儿教师应注重自身审美素质的提高

幼儿教师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者,将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全的发展,完美人格的建立。那么幼儿教师首先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尚的人格情操,要用一颗爱心去耐心地教育每一个孩子。其次,随着幼教事业的飞速发展,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也日益科学化、合理化。幼儿教师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教学思路,增加教学方法。平日不断从事美术实践活动,不断创造美、欣赏美,不断地积累审美经验,使得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美术教学水平。教育主体幼儿来自不同环境、背景,个体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差异,发展的程度也不同,要能深入了解幼儿,分析幼儿,加之不断提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21世纪美术教育将以其独特的方式参与发展社会智力和发展人的智慧,美术教育的目的将指向人的素质教育,幼儿教师做为人类美育的启蒙者,将直接影响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国民,自身只有从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充实创造,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社会重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威廉希尔app  > 论文 > 人文社科 > 教育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