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寻求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支撑点

2013-04-10

【摘要】: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角色转换;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角色转换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影响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幼儿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为园长和同伴教师,幼儿园外部影响因素主要为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其角色转换不仅取决于自身,还取决于团长、同伴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共同支撑。

在推进幼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角色转换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综观人们对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发现:人们大多倾向于幼儿教师自身的努力,如幼儿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育行为;幼儿教师要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幼儿教师要争取家长的支持等等。其实,角色是一个人的社会职位和行为,分为现实的角色和期望的角色。一个人的角色表现如何不只取决于自身,还取决于社会评价。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其角色转换不仅取决于自身,还取决于园长、同伴教师、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共同支撑。本文立足影响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因素,以幼儿园内部和外部为划分点,为幼儿教师角色转换寻求更多的支撑点。

一、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意义

在幼儿教育体系中,教师的角色举足轻重,他们不仅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还间接担负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任。

1.幼儿教师是新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课程改革的最大动力是教师,最大阻力也是教师,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将教师从阻力状态转变为动力状态。因此,只有实现幼儿教师角色转换,才能真正建立起新课程体系,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2.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在幼儿认知、个性和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幼儿教师只把幼儿当做一张白纸,当作一个填充物,教师与幼儿之间只是单纯的传递与接受的关系。这样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不利于幼儿的个体发展。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必须实施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全人教育。

3.幼儿教师担负着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社会责任,职业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二部分教育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国家和社会对他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以往只注重幼儿智力开发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幼儿教师必须实施以幼儿全面发展为本的全方位教育。

二、幼儿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2001年,国家正式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它打破了以往整齐划一的教材模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方式,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在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十条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教师角色的多重性,为幼儿教师角色转换指明了方向。

另外,随着人类社会知识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教育界之间的交流日渐增多,“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幼教模式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幼教研究专家和幼教工作者所了解、熟悉和接受,在新课程环境下,幼儿教师的角色需重新定位。

从教师与幼儿的关系看,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幼儿交往和行为的引导者,幼儿身心健康的保护者。

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课程评价的主体以及课程实施过程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从教师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看,教师已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而应成为“教师、园长、课程专家及家长、社区人士”所组成的教学链中的一员,教师应与教学链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等活动。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应从合格学历者向终身学习者转变,从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向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转变。

由上可见,幼儿教师角色转换是全方位的。幼儿教师只有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全面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然而幼儿教师角色转换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有社会群体的支撑,需要有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环境。教师在这种充满理解与支持的环境中,才可以尽情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角色的转换。而这个理解与支持性的环境是由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社区与家长共同构建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威廉希尔app  > 论文 > 人文社科 > 教育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