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3-04-09

【摘要】: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关键词】教师口语;表现力;普通话;低声教学

【论文摘要】教师口语表现力即教师日常生活中发自内心、最能体现:爱的言语表达方式。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是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之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认识上的偏差和教学活动中运用的许多问题,通过分析教师口语表现力缺失的原因,提出低声教学、拟人化教学等改进的方法。

幼儿期的口语模仿对象主要是幼儿教师,因此,教师的言语、声音、动作、语调、言语交流方式等对幼儿的口语发展影响较大,是幼儿步人社会、了解社会和与人沟通的重要因素。但现今的幼儿教师的口语表现力尚不能尽如人意。

一、对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的再认识

这样的情景我们很熟悉:在观摩活动中,幼儿教师设计了很多精彩的活动,惟妙惟肖的言语、精心打造的动作和精心制作的道具赢得了观摩者的一片喝彩。老师的这种精彩表演,有足够的表现力。可看来看去总觉得有一种缺憾,似乎孩子们并不像被观摩的老师那样容易激动,孩子们身上少了一点灵动的生气。这就是多年来我们在对幼儿教师表现力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幼儿的学习是靠感受、体验和活动、探索来实现的,老师怎样挖掘出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这恰恰就是老师的表现力要发挥的作用了。而在观摩课中看到教师的表现力是“伪表现力”。这种表现越强,越能够遮蔽孩子可能会有的表现方式,即限制孩子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真正的教师表现力体现在教师对幼儿的爱上。试想如果教师没有了爱,即使再精湛的表演也失去了光芒,即使表演得再动人,也有一种假的感觉。因此,教师的口语表现力就是一种对待幼儿的态度,就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

二、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欠缺的原因分析

(一)对教师口语表现力理解偏差

目前,很多教师对于教师口语表现力的理解存在问题,认为教师口语表现力就应该像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会表演,会用表演来打动幼儿。其实这种理解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口语表现力即是教师日常生活中发自内心的、最能体现爱的言语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的力量是无穷的,是用心而不是用表演来衡量的。目前,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教师本身对于教师口语的表现力均存在着不同的偏差。因此,从源头处分析教师口语表现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二)缺乏对职业的爱

教师口语表现力不仅是一个言语表达的问题,而且是教师素养高低的体现。教师素养首先应该表现为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对教育对象的热爱。一个对所从事职业缺乏感情的人,是不可能从内心深处去爱这个职业、去爱他的教育对象的,也就不可能用自己的言语去感染幼儿,打动幼儿。富于情感的口语,能将教师对幼儿的殷切期望、热情鼓励与警示鞭策等信息传递给幼儿,使之受到鼓舞,激发起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对科学的探索,能够增强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幼儿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积极的情绪、情感。

(三)教师口语模糊不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口语模糊不清造成学生大脑中产生模糊不清的表象,使学生越听越混乱,越听越感到糊涂,这是教学口语的致命弊端。有的幼儿园教师的口语中也存在着每句话最后一个字弱化,说成哑音,或虽不弱化但音量太小,使幼儿听不清楚的问题,长此以往,幼儿和老师之间就形成了你说你的、而我用我的表达方式来表现我的结果;有的教师声音浑浊粗重,发音部位过于靠后,给人感觉是在嗓子里咕噜,致使幼儿听不清楚;有的教师音强大小变化幅度太大,声音忽大忽小,或有的说话声音过大,有的说话声音又过小,使人感到不舒服。

(四)教师口语语速失调

语速失调,是指口语表达的速度不适当,影响活动效果。有的教师说话速度太快,幼儿听不清楚或者跟不上老师的思维;有的教师说话速度过慢,幼儿听得不耐烦,就会心不在焉,出现小动作,产生厌烦心理。

(五)教师口语重复哆嗦

教师口语的重复可分为积极重复和消极重复。有些教师由于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经常表现为同一语句多次重复或重复幼儿回答的没有作用的问题。有的教师想当然,对提出的问题不做推敲,使得问出的问题幼儿不明确,难以回答。有的教师讲话时习惯于夹杂着诸如“这就是说”“这个”“那个”“啊”等口头禅,影响语句的连贯性,影响正处在言语最佳期、学习语言的幼儿对语句完整性的理解。

(六)普通话发音不准

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教师的必备素质。目前,幼儿园教师普通话水平相对其他职业的人较高,但是受方言的语音、语汇、语法的影响,尤其是语调的影响,很多幼儿教师的普通话或多或少地打上方言的烙印,被人戏称为彩色“普通话”。因此,教师普通话水平有待提高。

三、提高幼儿教师口语表现力的建议

(一)生成爱幼儿的职业情感

一位哲人说过:“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说在嘴上的爱,一转身就能忘记;而唯有教师和母亲的爱是写在大地和天空,是永远和永藏在心底的。”如果教师没有了爱,就没有了真诚,任何模式,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不管它有多新;如果教师没有了爱,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不管它有多美。因为爱就是理解、尊重、宽容、平等、关怀、给予和责任。有了爱,就有了激情和排除万难的勇气,再苦再累也能用准确、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和幼儿沟通,并引领幼儿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

(二)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使自己的口语水平尽量达到一级水平(国家普通话测试标准),给幼儿提供更标准的学习榜样,这样教师口语的表率、带头和示范作用才能得到体现。尽量提高自己的口语表现力,使言语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圆润清晰,自然流畅,语速适中。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运用停顿、快慢、高低、重音、必要的重复等增强言语的表达效果。另外教师的话要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要准确,严密,符合逻辑;要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三)低声教学,拟人化言语

用低声教学的方式来组织幼儿的活动和与幼儿交谈是提高教师修养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的声音放低了,就好比教师的地位由高高在上变得与幼儿平等了,低而柔的声音会给人一种神秘、可信、商量、友好和信任的感觉。长此以往,幼儿的声音也会放得很低,言语修养要从低声说话开始。

幼儿时期对事物的理解极其拟人化,如“玩具宝宝还没找到家呢?哪个小朋友帮助它找到家呀?”类似的言语既能使常规井然有序,又能培养孩子们的秩序感和规则意识。因此,幼儿教师的言语要做到低声和拟人化。

(四)进行教育活动观摩,反思自己的教学口语    教育活动的观摩是很多教师认同的提高教师教学口语的有效途径。有位日本教育专家就主张每个教师开放自己的教室,同时也不断地走进别人的教室,倾听别人教学的快乐,也倾听别人教学的痛苦。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坦诚地打开自己的教室大门,也应当经常虚心地走进其他教师的大门,互相观摩,认真研讨,关注课堂教学口语状况,相互进行教学言语总结,取长补短,长善救失;多听专家上课、评课,学习别人教学言语之长,克服自己言语之短;多与幼儿交流,多听听同事的反馈,听听幼儿家长反馈,做到教学相长。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威廉希尔app  > 论文 > 人文社科 > 教育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