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2013-04-07

【摘要】: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关键词:职业价值观;在校大学生;已工作大学生

论文摘要: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工作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包含物质、声望、关系、发展、培养、安全六个因素;“物质”和“安全”是在校大学生首要择业因素,“安全”和“培养”是已工作大学生首要择业因素;在校大学生和已工作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差异显著,在校大学生在声望、发展、物质这三个因素上显著高于已工作大学生。

0 引言

职业价值观(vocational  values)是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是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信念系统。职业价值观和个体的择业行为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而研究当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西方理论界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对职业价值观问题进行研究。在国内,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最早始于韩进之等人于1979年对我国青少年的职业理想的调查研究,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国内有许多学者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以往的研究对象或者是在校大学生,或者是企业员工,较少有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工作大学生的比较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和已工作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探究当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特征及其演变特征。

1 研究方法

1.1被试

本研究共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问卷制定阶段,第二阶段为问卷正式发放阶段。第一阶段有大学生样本423名;第二阶段有在校大学生样本1408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已工作大学生样本180名。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职业价值观量表,该量表通过第一阶段研究获得。

1.3步骤和方法

第一阶段:

a)项目来源。来源有3个:一是参考相关文献,主要是宁维卫修订的中文“职业价值观量表(WVI)”(su—per,1970年编制)和凌文辁等在1999年所作的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幻;二是对22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三是对4O名大学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本阶段共获得原始职业价值观项目108条。

b)项目的筛选和维度的确定。让100名大学生对108个职业价值观项目进行重要性评定,按6点评分,从“着重考虑、比较考虑、一般考虑、略微考虑、较不考虑、从未考虑”依次记为6~1分。经统计分析,剔除主成分分析中因素荷重小于0.40的项目,此阶段获得87个项目。

c)重新选择261个大学生对87个职业价值观项目进行重要性评定,经统计分析和专家评定,最终获得36个职业价值观项目,形成职业价值观问卷。

第二阶段:

a)问卷正式发放。采用团体测试,统一指导语,同时要求被试者无记名限时作答,当场回收问卷。

b)最后数据采用spssl1.0进行分析。

2 结果分析

2.1职业价值观的因素结构

本研究共获得36个职业价值观项目,抽取出6个主成分,总解释率达到50.346;内部一致性系数(a系数)为0.9535。我们根据内容命名这6个因素:第一因素为“发展”,包含晋升、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等项目;第二因素为“培养”,包含有机会独挡一面等项目;第三因素为“关系”,包含领导关系、组织文化等项目;第四因素为“安全”,包含工作稳定等项目;第五因素为“物质”,包含薪资、工作条件等项目;第六因素为“声望”,包含社会地位等项目(见表1)。

2.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描述性特征

表2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各因素得分分布。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六因素的受重视程度依次是物质、安全、培养、关系、发展、声望,其中“物质”因素列居首位,高达4.8771,“安全”因素位居其二,为4.8742。单维方差分析发现:各因素受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F一359.607,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