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

2013-04-03

【摘要】: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价值取向 教育

论文摘要: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其就业和职业发展。当前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取向上具有职业价值期望偏高,功利性强,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职业价值的评价重眼前利益而轻长远发展,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轻自主创业等特点。影响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因素很多,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教育,对他们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其就业和今后的职业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职业的社会声望和从业要求的变化,人们的职业价值取向也发生着明显的改变。由于教育与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制度由“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变化,给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既带来许多机遇,也带来了非常的挑战,尤其对高职学生。尽管从近年来的就业率来看,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要好于本科院校学生,但高职学生的总体就业情况以及从业的稳定性等方面还不尽人意,高职毕业生相对较差的职业稳定性,成为许多用人单位在选用高职毕业生时最为担心的事情。究其原因,这与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教育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

职业价值取向反映了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它既是确定个人在职业活动中的责任、态度以及行为活动的“定向器”,也是其选择职业行为方式的“调节器”,因此,职业价值取向对个人的择业、职业稳定性及工作的高成就具有较大影响。综合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职业价值期望偏高,功利性偏强

有些高职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对当前的就业形式和用人单位需求了解不多,对职业价值的理解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多数偏重于选择经济收入高、福利优和个人发展空间大的职业领域或工作地区,以经济收入的多少、职业之社会声望的高低作为衡量职业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不少学生在毕业前夕基本到中心城市寻找工作,企求谋取薪高而又稳定的职业或单位。除了难以参加国家公务员应聘外,一部分高职学生愿意抛弃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也加入进了事业单位、高薪企业的应聘队伍行列。

(二)职业评价存在盲目性,自我认知欠缺

一些学生对职业价值的评价,并没有出于对该职业以及自身是否适合该职业的正确认知,而是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他们往往以家长、周围同学的评价标准来定位自己的择业标准,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选择,既忽略了个人条件和可能性,又较少考虑该工作是否适合自身发展。从作者调查的资料看,有近25%的学生说不清自己的兴趣和性格,几乎有45%的学生不能明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更有高达60%的学生说不清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职业或哪些职业比较适合自己。这与山西人才市场组织的调查资料所显示的“只有60%的人认为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专长,而另外的40%则表示不清楚”这一结论基本一致。显然,不少高职学生选择哪些职业或何种专业的学习,其目标尚不明确。

(三)评价基点倾向于自我,忽视社会需求

高职学生在进行职业价值评价时,比较多地是基于自身的需要或追求的目标,他们往往以该职业能否给自己带来荣耀或地位,能否体现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否满足自己的个人兴趣,或者能否满足家长对自己的期望等,形成以个人需求为中心、以实惠为标尺进行自我发展设计的择业价值取向,而对职业所应有的社会性含义(如职业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等)则考虑相对较少。对职业价值评价的角度错位,从而导致他们在职业价值的取向以及未来择业过程中定位不准,把握不住各种机遇,最终错过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

(四)对自主创业存在偏见,创业热情不足

从对高职学生关于“自主创业还是单位就业”的调查资料看,有高达56%的人选择了单位就业,而事实上最终选择单位就业的还远大于这一数据,不少学生认为自主创业的价值总不如单位就业的价值,自主创业是找不到单位就业后的无奈之举。少数学生虽有创业意愿,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心理准备不足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一意愿。根据当前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单位就业签约率来看,基本达到98%左右,有的学校则更高,事实上,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外贸经济、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可以开展自主创业,检验高职教育质量的优劣也不是一定非得根据就业单位接收率的高低来衡量。

二、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个人因素

高职学生既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又具有当前一般大学生的愿望与要求以及相应的心理特点,如主体意识较强,主张“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突出强调个人价值,追求“实惠”,带有比较多的功利色彩。因此,在择业观上他们希望出人头地,谋求与大学生相“匹配”的职位与获得好的待遇,形成了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才能发挥和较高物质待遇的职位,否则会觉得人前抬不起头,这就导致他们职业选择高期望、功利色彩浓以及对到艰苦地区工作、从事社会声望低(主要表现为“社会地位”不高、报酬少而又辛苦等)职业认可度低的倾向。至于自主创业因缺乏创业勇气和创业精神,和对自主创业存在的偏见,从而使许多高职学生对自主创业缺乏自信、避而远之。

(二)社会环境因素

尽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的扩招,能上大学的人数比之过去有大幅度增加,但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大学生的总量还是不多,因此,人们对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与过去相比改变并不大,如果某大学生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被认为是“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社会地位不高”,就会招致来自于其身边人的各种议论。职业待遇的高低和工作单位的好坏成了衡量大学生价值的尺度。况且,高职生今后的各种个人生活(如恋爱、住房、子女读书等)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然,“一个人的职业好坏与其社会地位的高低相关”这一社会传统观念至今尚未根本性的改变,这种传统的社会价值导向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制约了当今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的职业价值取向。

(三)学生家庭因素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就学所支付的学费相对要多,对高职生家庭来说,承担了高额费用之后,希望今后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特别是对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的学生,绝大多数父母更是把自己的全部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孩子毕业后能获得一份报酬优厚、单位层次较高而风险又较小的工作,能够在一个远远高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发展,而不希望子女平平庸庸,否则会觉得在别人面前丧失脸面。家庭的经济情况、家长的价值观与对子女的高企望等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威廉希尔app  > 论文 > 人文社科 > 教育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