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良好的心理氛围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2013-04-01

【摘要】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渗透教育的主渠道应是课堂教学。小学语数学科课堂教学实际所用的课时量至少占小学周课时总数的57%。在语数学科中,学生的心理负担要比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都重,而且教师的影响力强度大、持续时间久。因此,在语数学科教学中,建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具有典型性,而且具有普遍性。

二、课堂良好心理氛围形成的标志

考察课堂中有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我们可以从外部表现和内心体验去分析。

良好心理氛围形成的外部表现是——

1.发言积极 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距离或思维空间,但学生的发言依然很积极。从面上看,发言的学生多,除了少数的尖子生常举手外,广大的中等生也争相发言,甚至部分差生也三番五次地发言或要求发言。从质量上看,不仅有循规蹈矩的泛泛之谈,更有奇思妙想的连珠妙语。从形式看,没有举手就脱口而出的回答较多,而且语速偏快,以至于课堂上有点儿“乱”的感觉。但这种“乱”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2.静态同学少 课堂活动,除了发言外,还要动笔、动手、阅读、观看、聆听等。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如果已经形成,就很少有离群索居的学生。该动笔时在写写划划,该动手时也会指指点点,或者认真阅读,或者用心观看,或者凝神聆听,等等。不会有大多数学生不知所措、无所事事的现象。虽然,课堂里安静得波澜不惊,但每个人的心里却是汹涌彭湃。

3.注意力集中快、转移也快 听讲时,多数同学注视着教师的眼、脸、嘴或手,表明正被教师所牢牢吸引。一旦教师发出指令,要求指向另一项活动时,他们也会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注意力的转移。

4.合作性强 从独立学习改变为小组协作等共同学习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一般在半分钟之内)找到伙伴,并且一次性分配好合作任务。平时不合群的同学也不会被忽视,有的也会主动寻找。合作学习时,并不以尖子生为中心,而往往有秩序地各抒己见。

5.成会喜,败不馁 当解决了一道难题时,不仅仅是某一个同学感到激动,相关同学也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有的羞涩地微笑,有的情不自禁的呼喊,有的不约而同地鼓掌。即使回答错了,甚至引起大家的一片哄笑,也会继续思考,继续举手,屡败屡战,坚强不屈。

良好的心理氛围形成的内心体验为——

1.安全感 不担心坐姿不正会受到批评,不担心回答错误会受到指责,甚至不担心会有学习困难。只要注意力集中,我就不会受到呵斥、嘲笑,更不会被体罚或者被赶出教室。

2.自信心 我相信只要认真,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我觉得自己的答案可能是对的,甚至是好的。我不比别人差,我能够想到与别人一样的内容。我相信,自己的困难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一定能够解决。并且我能够学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

3.主动性 我应该主动去钻研,不能等同学提醒、老师催我。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我应该争取机会,表现自己,发展自己。

4.乐观 我喜欢这堂课,它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兴趣。我也喜欢上这堂课的老师,他幽默的话语总让我们忍俊不禁。我相信跟着他学习,我的困难会被克服。虽然我成绩不大好,他也会赏识我某一点的表现,给我表扬,给我肯定、鼓励。即使出现小小的差错,我也不会悲观失望,反而因此激起我更大的努力。

5.自由 我可以选择我喜欢的方式学习,我可以选择我喜欢的内容学习。当然,我会遵守课堂纪律。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是一件别扭的事。老师会征求我们的意见,会宽容我们轻微的犯规。

总之,课堂中良好的心理氛围的形成,应是活跃而有效,紧张而不过度焦虑,宽松而不放任自流;一张一弛,相得益彰,轻松活泼,愉悦和谐。

三、课堂良好心理氛围建设的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除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