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矫正中职生偏差行为

2013-04-01

二、研究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

偏差行为对学生个体、学校、乃至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那么必须找出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

在色彩缤纷的中职校园里由于中职生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会出现一些偏差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要求的行为。现代青年心理学提出了青少年发展的异时欢、认为现代青少年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是不同步的,他们的生理发育和成熟提前了,相应的性意识和某些社会欲求党醒较早,但是伦理道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还不足,这种差距,正是青年学生容易接受消极影响,造成偏差行为的条件。

学生的每一种偏差行为,都是人格不健康的表现,但在中职校园中,既有违反道德规范的偏差行为,又有由挫折感引起的偏差行为,偏差行为在校园中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不良文化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又是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国家,封建社会的残余至今还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封建特权思想,封建行帮思想等封建文化的糟粕、还在相当多的人的头脑里作祟。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实行,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也大量渗入。拜金主义,“性解放,”弱肉强食,及时行乐等腐朽的观念,严重地腐朽着我国人群中的意志薄弱者,特别是青少年。有人把“黄色的冲击”同爱滋病一起看待,并称为“超级杀手。”这种无形的毒素,通过多种社会渠道、媒介对中职生产生侵蚀。

(二) 不良的教育因素

不良家庭教育,使子女从小养成专横霸道,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性,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者受到法纪的约束,就会无视社会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与社会相对立,直至以暴力犯罪相对抗。

不良的学校教育,方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理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缺乏理想和品德教育的学生,对社会消极 现象缺乏正确识别力和免疫力。

不良的社会教育,使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没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社会阴暗面的影响下,逐渐沉沦堕落。

(三) 中职生特有的心理状况

(1)中职生的挫折情绪与偏差行为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挫折感是个体需要不能满足,其目标受到阻碍或推迟实现所引起的心理矛盾和情趣冲突,而中职生的偏差行为受挫折影响的因素也相当严重。

首先,由学习上的挫折感而引起的。

中职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通过学习来满足本阶段“自我实现”的需要相当重要,学习不仅关系到中职生的未来,也关系到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因而就中职生来说,学习的失败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挫折。由于学习成绩差,担心自己在班上无立足之地,产生自卑,因此,对一切活动毫无兴趣,整天处于焦虑苦恼中不能自拔,甚至导致精神创伤或偏差行为,如拖延交作业时间、逃课、对自己放任自流等,这些既严重影响了个体的发展,又影响了整个班级或学校的管理。部分中职生在学习上的偏差行为是严重的,因为他们采用了不正确、不科学的对待科学的方法。现代行为科学认为,真正引起精神创伤和偏差行为的,不是挫折或矛盾冲突本身,而是青年学生对他们的态度以及应付的办法。

其次,由人生的挫折引起。

中职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具有较高的职业化和较强的技术性,因而他们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愿望十分强烈,对自己现在的成败,将来的前途以及国家、社会的状况,都非常关注和敏感,特别喜欢思索人生。但是,在思索人生的过程中,如果觉得客观现实不符和主观需要,事与愿违时,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不能解决时,部分学生便会产生挫折感,这种挫折情绪如未能及时排解和科学引导,就可能形成学生较长时间的心境——冷么和消沉。冷么和消沉的青年学生,对于现实和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感到难以理解,似乎在人生价值体系选择中失去了目标,感到现在的我难以走向将来的我,现实的我难以走向理想的我。表现在行为中是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一蹶不振;时儿信心十足,时儿灰心丧气。这种现象叫“自我同一性混乱”,即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昨天的我与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不能统一起来,这种心理发展到严重地步,再加上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学生严重的偏差行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威廉希尔app  > 论文 > 人文社科 > 教育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