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作好转变走进新课程

2013-03-28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即将实施.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物理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适应新课程呢 ?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转变。

一、 学思想的转变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讲过,教育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前提。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中物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必须为实现这个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过去的许多年中,初中物理教学在改革方面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干扰,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教学要求被不适当地拔高,讲授往往是“满堂灌”,作业训练又是“题海战术”使本来有趣实用的初中物理,变成了对多数学生来说负担过重的课程。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惯性”极大,致使有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时难免“穿新鞋,走老路”,用应试教育的眼光审视新教材,结果是既不适应,又不放心,害怕新教材降低了难度,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升学率。可见,教师转变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前提。只要我们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跟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步伐,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新教材的使用必将既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能培养四化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学方法脱离不开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较陈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新教材的特点.应大刀阔斧地改革教学方法,变“注入式教学”、“题海战术”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绝对不行,新教材突出物理知识的趣味性,旨在创造意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自觉学习,教学方法应该体现这个意图;知识的传授应该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想一想、做一做提高教学效果,而不能以偏题怪题逼迫学生钻“牛角尖”;漫画或插图内涵丰富,相关的物理知识尽在其中,含义深刻,切不可走马观花,一晃而过;新教材知识面广,伸缩性大,目的是要面向全体,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中一定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以上种种属教学方法的范畴,教学中非如此不可。至于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具体教法。当因学生素质、因教学内容而异,应该是百花齐放,各显其能。但是,具体教法不能与基本教学原则相违背,否则又会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较强的能力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而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知道即可。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1、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是采用适当的方式,指出学生存在的失误或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效果更加明显。如我在讲《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时,让学生分组实验,有一位学习很差的学生在角落里不言不语,于是我提议让他给全班同学作实验演示,他很不情愿,最后在我和同学们的鼓励下做完了实验,虽然漏洞百出,但是在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经过我的指导他顺利的完成了实验。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以后的学习中他变得自信积极起来。

2、 培养合作精神。合作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主体关系。在合作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并且都把与自己有关的其他合作者的主动性、自主性作为对话、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条件。换言之,合作意味着合作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在教学中,合作存在着师生间的合作和生生间的合作之分,而前者又可分为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间的合作和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合作。后者则有五种合作形态:个体间的合作、三人以上小团体的合作、小团体之间的合作、小群体与团体间的合作、个体与团体的合作。无论是师生之间的合作还是生生之间的合作都是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背景和条件,二者有其一致的地方,但也有差别。由于教师的常识与人格修养方面的闻道在先,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更具深刻性和长久性;而生生之间的合作由于其更具平等性、更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对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同伴,平等地接纳他人,宽容差异,对于促进社会知觉的发展、合作技能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克服以自我为中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三)、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角色。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威廉希尔app  > 论文 > 人文社科 > 教育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