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从加涅的学生素质观看素质教育

2013-03-25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内容提要】本文吸取了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在其新修订的《教学设计原理》(1992年第四版)中有关学生素质的成分和组织的观点,分析了我国素质教育中的学生素质的构成成分。认为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三类:先天的、习得的和自然发展中形成的。其中,先天的素质是不能被教学所改变的,教学应适应它们;自然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能力(IQ)和特质,它们不易被教学所改变;教学的目的应直接针对学生习得的素质,即加涅倾注毕生精力总结的支配人类行为表现的5 种学习结果: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关 键 词】学生的素质/习得的素质

【 正 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1]随着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 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必须对素质概念作出新的解释。

正当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对学生素质概念产生颇多歧义时,美国著名学习和教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R.M.Gagné)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在他新近修订出版的《教学设计原理》(1992年第四版)中对学生素质的成分和组织作了系统分析。加涅的分析对我们建立科学的学生素质观不无启迪,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加涅关于学生素质的构成成分的分析

对一个人的素质的分析有各种着眼点。例如,对竞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分析,强调他们在遇到重大比赛情境时的心理稳定性。加涅对学生素质的分析,强调学生是学习者,他们身上形成的素质应有利于继续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从这样的角度考虑,加涅把学生的素质分成三类:先天的、习得的和自然发展中形成的。

1.1 学生素质的先天成分

在心理学中,传统的素质(diathesis )概念指人的心理发展的先天遗传基础,主要指神经解剖学基础。[2]加涅从学习的全过程, 即信息输入阶段、内部加工阶段和信息提取阶段举例分析了学生的天性对学生学习的制约作用。

从信息的输入来看,例如人的视敏度(即视力)有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是天生的,影响学习的感知过程。虽然可以通过人造眼镜的帮助得到提高,但它仍然是人的感觉系统所固有的基本性质,是无法通过学习而改变的。

从信息的内部加工来看,例如人类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为7+2 或7-2。这表明人在某一时刻能保持的信息项目数量有限。如,我们在记电话号码时,短时记忆一般不会超过9位数;心算过程亦是如此。 这种先天的容量限制会影响学习,尽管我们可以扩大记忆组块(Chunk )来增加短时记忆容量,但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单位数目一般是不能改变的。

从信息提取来看,其速度也有先天的差异。很多有关反应时的实验都表明了这一点。

关于学生素质的先天性,加涅只列举了三个与学习有关的例子,实际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婴儿早期的深度知觉、语法深层结构、音乐节奏感等都被认为有先天决定的成分。对于这些和其它由遗传决定的学生的品质,教学的目的不是通过学习去改变它们,相反,应“避免超越人类潜能(Capacities)”。[3]例如, 早期阅读教学应考虑到小学生的信息组块小,一次不能呈现太多的材料。

1.2 后天习得的素质

对于学生先天的素质,加涅的原文是“The Nature of LearnerOualities”。对于后天习得的素质,加涅的原文是“Qualities thatare Learned”。学生习得的素质是什么呢?加涅倾注了毕生精力, 找到了支配人类行为表现的5种学习结果,这5种学习结果也称5 种习得的性能(Learned Capabilities)。它们是学校教学的目标,并构成新的学习的“内部条件”。这五种学习结果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和动作技能。

加涅把这五种学习结果作为学生习得的品质或素质来看待,似乎需要作一些解释。

1.2.1 智慧技能。加涅认为, 智慧技能的实质是人们应用符号办事的能力。可以细分为4个亚类,由低级到高级分别是辨别、概念、 规则和高级规则。此处的辨别是指习得的辨别能力;概念和规则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高级规则指运用简单规则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中小学生掌握的读、写、算等技能基本上都属于智慧技能。加涅认为这些基本智慧技能的牢固掌握是他们进一步学习其它知识和智慧技能的基础。

1.2.2 认知策略。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 它与智慧技能的区别是:智慧技能是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认知策略使用的先决条件是具备相应的智慧技能。例如,儿童用“扩句”的策略完善自己写的句子。对于“李明去商店”这个句子,可用提问的策略扩展为“那天早晨,李明步行去市中心的百货商店”。在这个例子中,“扩句”的策略只有在造句和组词的智慧技能都已具备后才能运用。认知策略的两个特征尤为值得注意:第一,它们是一些控制智慧技能的选择和运用的步骤;第二,认知策略本身并不复杂。例如上例只是提四个大家都熟知的问题,即谁、什么时间、去那里、怎么去。

认知策略有一般和具体之分。具体策略的适应范围相对要小一些,也容易学一些;而一般的策略适用范围广,学起来也就困难。学生一般所具有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认知策略包括与注意、知识的编码和提取有关的策略。加涅认为聪明的儿童一般善于运用认知策略改进自己的学习。人的聪明程度是以认知策略为中介来影响学习效率的。

1.2.3 言语信息。言语信息也被称为陈述性知识, 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它们以单个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储存。关于言语信息的提取,大家一般都熟知激活扩散模型。该模型认为,当从命题网络中搜寻单个命题时,相关的一些命题也就被激活了。“激活扩散”被认为是从长时记忆存贮中提取知识的基础。加涅认为它不仅解释了我们所谓的不随意思维,如在自己联想时想到的东西,而且是我们进行反省思维时表现出明显的巨大灵活性的基础。[4]

1.2.4 态度。 态度是个体习得的相对稳定的决定个体行为选择方向的内部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其核心成分是情感方面。如对人、对物、对社会、对自然的热爱的态度,决定了人们作出助人、爱护公物、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选择。态度学习渗透在一切学科学习中,如学习数学时,需要形成喜欢数学的态度。所以态度是学校教育的最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人的最重要素质之一。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态度教育大致相当于德育。不过态度涉及的范围大于德育的范围。如喜爱听流行音乐是一种态度,但不是品德。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态度才属于品德范畴。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