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人格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及健康人格的培养

2013-03-25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心理学的研究及教育的实践表明: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就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又一个科学依据。因此,探讨人格因素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塑造高素质的人才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目),意为扮演的角色,后来引申为一个人的内外属性。目前心理学家对人格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归纳出较为一致的认识:即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它是包括人所有方面品质的有机整体,从态度、认识到价值取向等等,从而使一个人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体。显而易见,象动机、情感、意志、信心、性格等人格因素与人的智力活动密切相关,支持或削弱着智力活动,影响着学习效果。本文论及的就是人格因素对学习的主要影响及健康人格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经典实验,他们对800人进行了30多年的跟踪研究,研究发现在成功者中成功的因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其中自信心、意志力等人格因素为首要因素。这就说明人格因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心理学家也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了学习效果与各种因素影响的测验,研究发现,智力正常的青少年学生由于情感、意志、性格、动机、兴趣等人格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其中求知欲、责任感、自信心等与中学生的学习成绩高度相关。我们在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也不难发现,同等智力水平的人,学习成绩并不相同,许多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发生着强烈的影响.例如,坚定而自信的学生总是乐于学习,不会遇到一点儿困难而退缩,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要高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由此可见,人格因素对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人格因素对激发学习的心理倾向,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都产生促进或者抑制作用。

首先,人格因素影响动机的形成与维持。人格与动机是交织联系着的,动机的形成与维持无不与人格因素密切相关,而且动机本身也是影响学习的主要人格因素。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也就是个体为什么作出这样或那样选择的原因,或者说是内部动力。在动机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对同学的态度都影响着自身的学习。所以态度具有一定的动机作用,是一种潜在的行为倾向。这是因为态度对学习材料具有选择作用和导向作用。当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所学内容相一致时,态度中的情感成份会因与原有态度的选择倾向一致,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强烈的动机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学生在学习时对学习环境尤其是教师和同学有良好的态度,也会促使学习取得成功.因此,端正的学习动机是学习成功的内部驱动力,这种内驱力的维持也是受人格因素影响的。有些学生具有自我克制能力,挫折耐受力和支配行动的能力,其动机的维持具有坚持性;而有些学生意志薄弱,挫折耐受力低,常常因困难而削弱或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未必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缺乏动机,而是经不起困难的考验,不能坚持学习动机。可见,无论是学习动机的形成还是保持都受着人格因素的影响。

其次,人格因素影响着学习过程及效果。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例子是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要好于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而人的注意力则是受个性心理特征制约的。因为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和觉醒状态密切联系着的。人的需要、兴趣、信念、意志等特征决定着注意的方向、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学生,通常是与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责任感强、意志品质好等人格因素分不开的;相反,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集中精力的学生,往往与他们缺乏责任感,自制力差,意志薄弱等人格特征直接相关。

学生在理解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均受到许多人格方面特点的直接影响,如在果断、大胆、自信等人格因素的程度适当时,会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而自信与果断得近乎自命不凡或独断专行,则对学习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再如情绪易激动、固执也会限制人的认识活动。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无不表现出其个人的个性品质。没有不受人格因素影响的独立的学习过程,也没有脱离学习过程而独立存在的人格因素。

再次,人格因素影响教育的效果。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教师的教不仅只是传授知识与技巧,还包括“传道”。“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传道”即是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学生接受这些教育的态度和效果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要注意每个学生的人格特点,以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批评与表扬,奖励与惩罚是常用的手段。如果批评或表扬不当,便造成不利于学习的后果。例如对自卑感较强的学生,教师的批评、指责可能会彻底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从此一蹶敞不振。相反,如果教师能发现其优点和长处,给以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往往能增强其自信心,从而促进学习。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也能体会到,失败的学习经历会使学生变得自卑,情绪消极,对自己失去信心,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成功的学习经验却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学习成绩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学生的人格因素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无时不对学习产生着影响。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