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小学校德育如何迎接教育现代化挑战的理论思考

2013-03-22

当然主体性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历史划分三个 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为基础为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 的社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8〕。这说明社会的进步与主体意识的增强是互动 的,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大变革和发展,都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 体制的建立,为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提供了物质和精神基础。也可以这样说,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命题是现 代社会对现代道德教育培养现代道德素质的需要的主动回应。

其次,随着我们放弃了计划经济模式,确立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过程是急剧变化的转型过 程,是对旧体制的否定和对新体制的创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急切呼唤建设性主体的出现。有些人把建 设性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重复性主体,另一类是创造性主体。重复性主体,指的是对社会的物质产品、精神 产品等再制造,同一性和稳定性是它的特点,它对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创造性主体,它具有重复性主 体所不具备的创新、开拓、进取的特点,是人类智和精神所在,所以说它是对重复性主体的扬弃。它向人们展 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解放人的创造性、发展生产力的特征。当前,创造性主体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具有变 更大的现实意义。

再次,随着国际间经济竞争和合作,产业结构的变化、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缩短,人们的知识和技能 更新要求提高了。信息、电脑技术等将对社会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可以预见,21世纪的中 国将生活在一个更富有挑战性的世界。教育又该以何种态度去培养何种学生?自然也成为教育现代化所讨论的 热点之一。应当承认教育具有传授人类已有的、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职能。但是,需要明确的是 这种传授的目的并不是将在‘已有的’一切在新一代人的身上重复创造出来,并使他们去‘适应’已有的和既 定的一切。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这种传授,使它所培养的人,能够把已有的一切文化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工 具与手段,去改造和发展现存的世界,现存的社会(其中也包括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现存的自我。为 此,教育的着眼点不在于使人‘接受’、‘适应’已有的,而在于为‘改造’‘超越’的目的而善于利用用已 有的一切”〔9〕。这样的教育功能观, 应该说代表了当前社会现实对现代教育的要求。从这样的教育观出发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所要追求的应是以学习者的整体素质出发,以开发学习者的潜能,培养学习者从维持 性学习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转变为目标的主体教育观。

三、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实践的构想

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命题的提出,它反映了随着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对人的主体、教育的主体(教育的 主体性)等研究深入及其对道德教育领域的呼唤。下面我就主体性道德素在实践中如何开展,提出一些粗浅的 看法:

1、德育目标的统一性和层次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道德价值观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具体反映到德育观上,出现了对德育观理解的多变性、多样性和道德行为选择的多样性。所以,国家在制定 德育目标时,即要有统一的规定,也顾及德育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层次性。我国在1994年7 月份下发 的《关于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指出,在小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自律、自理能力 的培养,在中学要加强学校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在大学(含研究生)学校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 界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上的自律能力为重点。这一提法既有统一的目标又有顾及了各个层次的具体目 标,应该说它是符合社会和道德教育发展本身要求的。

道德教育目标的制定,一方面要有伦理学的依据,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定,另一方面还必 须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杜威在《心理学能为教师做什么》一文中指出:每个教师都要有良好的伦理学和 心理学的素养,……只有心理学和伦理学才能使教育工作摆脱单凭经验行事的状态,并使学校在从事所有建设 中最伟大的建设——建立一个自由和有力的品格的工作中变得富有生机和有成就,要求教师不去制定不可能的 或人为的目的,也不使用无效的和不正当的方法,唯一有坚定基础的保证是,对正常的教育目的要有一种清楚 明确的认识,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心理活动上”〔10〕。以往我们的在制定道德教育目标时过分依赖伦理学(主 要是经验和政治),忽视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导致了人们常说“小学进行理想和世界观教育,而大学进 行文明礼貌教育”这样一种缺乏心理学基础的道德教育。在制订德育目标过程中,有些德育工作提出德育是一 种“宽度教育”,在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予以提倡,必须做到,允许存在, 坚决反对等范畴;有人还试图界定人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类似于“公民守则”一类的道德规范,所有这些探 索应该说是有益的,对于我国德育目标建设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在统一的德育目标下,德育的具 体目标(层次)应是丰富的。而伦理学和心理学,应成为制定德育目标(具体目标)的理论基础。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