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小学校德育如何迎接教育现代化挑战的理论思考

2013-03-22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一、教育现代化与学校德育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外延也很宽泛,“它并非只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外部 设施,而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它从物质设施,活动方式和社会结构以及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全面地改造了传统社会”〔1〕。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追求的目标。虽然各国现代化起步的时代背景模式和步骤 也各不相同,但最终目标是一样的,那就是达到经济、科技、社会的高度发达,以及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 为目标的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2〕。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经历着从传统文化心理向现代文化心理的转变,经历着“在对现存 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3〕。 关注现时代的人类社会生活情势和历史命运, 通过这种关注体现人们对现实的合理批判,从而为现实提供价值范导,成为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构想,可以说,这是邓小平 同志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形而上的未来关怀和形而下的现实关注所致。以“面向现代化”主轴,以“面向世 界”和“面向未来”为双轨,把教育推向现代化“大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战 略目标,建设现代化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基本保证。可以这样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 现教育现代化,这是当前研究中国教育的立足点。

学校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及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在学校中人们听到或看到最多 的是:“德育为首”、“德育第一”、“德育主导”等口号或标语,这些都足以说明道德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 重要位置。学校道德教育之所以这样被人重视,首先是与人们对现实生活层面的关注有关,一是人类在愈来愈 受惠于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愈来愈感到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诸多困惑。正如伽达默默尔指出的:“20世纪是第一 个以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 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4〕。 人们开始意识到当“物的世界”充斥 于人的社会生活时,人的主体存在和伦理道德生活就往往被“遮蔽”,人类反而成为精神荒原的流浪者。所以 ,很多著名学者及学术团体都把现代社会这种技术和科学的无政府状态看作是人类面临的“国际性”危机。二 是来自社会政治经济、家庭伦理和人际关系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就拿当前市场经济谈论最多的利益导 向来说,对于一个有“重义轻利”的传统国家来说,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利益导向,无疑会给许多人带来不解, 这削弱了人们以往信奉的“一元道德”的地位,从而导致了道德观念的“多元”化。这种道德状况的“失范” ,是导致道德评价标准紊乱,道德监控无力,道德生活失序的重要原因。其次,道德教育之所以位受重视,还 来自于学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这一层面的关注,这一层面主要受制于现实社会层面,现实社会层的道德观念和 道德教育反映到学校中来,促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对当前德育工作进行反思:一是以往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 ,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心理特点错位。有的学校和教师不顾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心理现状,采取单从德 育目标要求出发来进行“飞流直下”自上而下的教育,致使德育步入误区。二是把德育过程看成单纯的外铄过 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内化过程分离〔5〕。 相对于为为适应教育现代化而构建学校道德教育新体系的努力来说 ,这些反思仅仅是当前广大德育工作者所思考的一部分。

二、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是教育现代化对学校德育的召唤

应该说,建国以来,我们的学校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面对道德状况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急 剧变化,我们应采取何种策略?或换句话说,我们将以什么姿势迎接教育现代化对学校德育的挑战?

我们认为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是学校德育主动适应当代社会和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举措。对于这一命题,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的看法是:“从内涵方面看指的是,个体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 依据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及其指导下的道德规则),自主、自觉与自愿地 作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素质或能力”〔6〕。所谓主体性道德素质即自主能力、 自觉自律的道德素质。

我们认为这命题的提出是有深刻的哲学、社会学及教育心理学基础的。

首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人们的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意识。所谓社会存在, 就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所有制关系、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分配方式 等,人们的社会意识是随着他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因此,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就应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而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人们只能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 ,并通过这种活动来改造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其根本的动力和源泉在于改造自 然和社会的感性物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为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努力,也就构成了精神文 明的实在内容。精神文明的成果,作为这种探索和努力的思想结晶,也并非人们的身外之物,而最终是落实到 人本身的发展,即广大实践主体的能力和文化素质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从前的唯 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形成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 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十分清楚,马克思反抽象的“唯物质论”和“唯客观主义”,他将人的主体性、 能动性、现实性作为主导原则整合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中,主张“实践的唯物主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