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清代全国科举发达县与当代经济发达地区的

2013-03-13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提要:清代全国114个科举发达县(具体排名在学术界首次披露)与2001年全国经济百强县和经济发达城市的分布基本一致;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大抵是清代科举核心圈的放大。历史人文底蕴已成为衡量当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江三角洲这个清代集中了全国35%的科举发达县、近半数专家学者和大半巍科人物的地区,至今成了中国经济辐射能力最强、百强县最多、城市化水平最高、最充满活力和发展前途的地区,这在某种程度上讲是长三角数百年教育中心的回报。科教兴国、智力兴区,乃自古华山一条路。

笔者曾通过明清全国100余个科举发达县产生了全国三分之二的人才等史实比较、分析,得出了明清全国人才中心随科举中心的转移而转移,科举中心实质上就是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结论。也就是说,科举发达县,即教育发达县。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2001年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和"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笔者比较后发现,两个百强县与清代科举发达县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此现象折射出一个深刻的内涵: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各地区的历史人文底蕴已成为衡量当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科教兴国重要性的认识。

一、基本一致

据统计,清代出50名以上进士的科举发达州县全国有117个,为便利比较,把其中在清代才设置,又在民初撤消的县并入原来的县,则本文实际统计县数为114个,具体排名在学术界还首次披露,详见表1、2。

由表1可知,清代科举发达的县与当代经济强县的分布基本一致。如科举发达县最多的江苏、浙江、山东,也是今日经济强县最多的省。但如此比较仍嫌笼统。我们再对表2作具体的分析。清代的州县,今天对应的是县、县级市和市辖区。由于市辖区未被列入百强县的统计,同时,一些县的辖区目前明鲜缩小,不宜参与比较。据统计,这些没有参与或不宜参与比较的,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有60个,在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有62个。前者进行比较的县为54个,有31个(含4个新设县)进入百强县,占参与比较的57.4%;后者进行比较的为52个,也有31个(含4个新设县)进入百强县,占参于比较的59.6%。而那些析出的、没有进行比较的县总体上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比参与比较的县更高一个层次。如未参与比较的上海、北京、天津、广州、东莞、杭州、苏州等,几乎囊括了我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即使处于中西部的武汉、西安,也是所在地区的领头羊。再从百强县的各次分析,两个经济百强县名列前茅的几乎都是科举发达的县。同时,科举发达县进入经济百强县的概率也与它们的名次基本上呈正比例关系。总之,清代教育强县与当代经济发达地区的分布基本重叠。而且,发挥的作用也惊人地相似。仅占全国7%的清代科举发达县,产生了占全国近半数的进士和三分之二的人才,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和20多倍。耐人寻味的是,清代全国114个科举发达县所辖地域,今天创造了占全国半数左右的GDP,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表1 各省域相关数据汇总表

省域 清代科举发达县 综合实力百强县 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附2003年大学百强

北京 3 4 14

天津 2 1 2

河北 1 6 3 3

上海 4 3 1 10

江苏 19 15 17 12

浙江 18 26 24 2

山东 12 14 20 6

福建 5 7 8 4

广东 5 10 15 6

其他 4 5 7

东部小计 69/60.5% 90 93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