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

2013-03-13

实际上,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研究发现,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上的招聘广告,只有2%要求硕士,4%要求学士,其余竟没有学历要求。这与国内企业、事业单位在招聘启事中动辄提出“学士、硕士、博士”的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羊城晚报》2002、12、16)这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深思!我们盲目的学历“高要求”,是导致应试教育的一大根源,此不可不察!!

二、我们的大学、高中办得太少。即教育投入的欠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口号我们耳熟能详,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可令人可悲的是:我们说归说,做归做,言行不能一致。嘴上说优先发展教育,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实在是太贫穷太落后太原始了,我们对教育的投入简直是少得可怜。看看下面这一组发表于《大家文摘报》(2002、12、23-29)上有关我国教育现状的数据吧:

中国教育投入在世界的位置

1992年每千居民中各级教育教师数:

中国  13人     发展中国家平均  13人

世界平均  16人   发达国家平均   24人

中国教育产出在世界的位置

中学净入学率:

发达国家 80%以上  中国44%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大学毛入学率:

加拿大  60%     美国  81%

发达国家平均值  46·7%

全世界平均值   14·6%

发展中国家平均值  7·8%

中国为       4%

还有一组数据:

我国基础教育的投入的现状: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的资料,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平均比例已达4%。我国1992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曾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达到4%”。但直到2001年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实际情况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这一比例基本上一直是上升趋势,到1986年达到最高点,随后陡然降落;进入90年代,这个比例更是逐年下降:1991年为2·85%,1992年为2·73%,1993年和1994年为2·52%,1995年为2·46%,1996年为2·27%,1997年为2·49%,1998年后才有所改观,这以后的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百分点,至2001年,才达到3·19%,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但离已经过去的世纪末的4%的目标还差一大截。(资料来源,同上)

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额4637·66亿元,而同年的公款消费(吃喝)却有2000亿元!这难道不令人触目惊心么?我们的教育之所以贫穷落后原始,主要是政府投入的不足。政府之所以投入资金不足,主要是因为体制的原因在公款吃喝消费上浪费太多!“当日乡政府财政赤字已经累积为一千二百万元,所有本当由政府举办之事,诸如维护道路、扩建学校、修复被洪水摧毁的坝桥闸渠、建设县城宾馆和机关干部住宅、购买官员轿车等等,甚至连干部工资也不能足额按期发放。……如今农民‘税费’并非‘皇粮’,而是地方官员的衣食……”(凌志军《变化》第400-401页)这是那年监利县的实际情况。全国其他地方如何?2000亿元的公款消费,都是官员造的孽啊,他们不是在对中华民族犯下滔天大罪么?希望工程开展了十几年,只有17亿元的捐款,面对因交不起书学费而辍学的孩子,我们的官员们的良心哪去了,还能大吃大喝得下么?

正因为我们的教育投入资金太少,造成了我们办的高中、大学也少,这就给应试教育创造了极大的空间。如果我们能有足够多的高中、大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上高中,读大学的机会,我们的孩子还用得着如此拼命考“高分”吗?

有人说,即使有那么多的大学,但大学也有好有差,竞争还是会有的,考试还会如此。我说:此言差矣!人人都有读大学的机会,只是大学的好差有点区别,那么我想,这种竞争这种考试,肯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激烈,应试教育的市场一定会小得多。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