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2013-03-13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新的课程计划中设置"研究性学习",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强调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过程、情感与体验、交流与合作等;目前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三种模式:(1)课程模式;(2)学科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模式;(3)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模式。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成了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研究的一个热点。各大报刊纷纷载文研讨研究性学习,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的研讨会也随之兴起。这样一种状况,很容易让人想起1992年的情景:1992年我国首次把活动课程列入《丸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之中(国家随后也颁布了《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纲要》,活动课程的引人被人们称之为我国课程改革与课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当时在理论界人们讨论与研究活动课程的激烈程度、一线教师对活动课程的态度与认识水平以及学校开设活动课程的状况几乎与今天人们讨论研究性学习的情形一模一样。时隔10年的两次课程改革,在中小学校和理论界出现了几乎相同的境遇,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疑问与反思。这里为了避免冲淡主题,我们不去全面地比较这两次课改的具体情况,但是是否会产生这样的嫌疑呢?10年(或更短)之后研究性学习是否会碰到活动课程同样的遭遇:研究性课程同样被其他的课程所代替(即前文提到的研究性课程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之策)?对此,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不是这样的:"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l];当然也有人认为不是如此。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如果撇开课程改革的周期性变化等相关规律这一点不说的话,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或者说主要目标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强调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过程、情感与体验、交流与合作等等,课改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所以,"‘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3]正因为如此,我不赞成在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概念上大做文章,不提倡做一些无意义的、无(也不可能有)休止的争论,而应该把注意力和着力点放在这样几个方面上:挖掘"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发展和教学实践的价值,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方式,探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措施和策略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等。

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无论作为一门课程(为强化某种特殊目的的实现),还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人类学习方式的应有之意),其根本的宗旨在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转移(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科学研究的进步等多方面的要求),弥补过去教育教学目的中人的发展(培养)中的缺陷,纠正过去教育教学目的中人的发展(培养)中的不足(甚至是错误)。笔者认为,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在,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目的中应更加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2)过程与体验、合作与关心;(3)了解社会与认识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4)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包括从学科内部,也包括从各种实际中(生活实际、生产实际、游戏等);(5)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科学精神。

探究是人的一种天生的本能,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同时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应有之意。同时我们又看到,它与常规教学中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说它更加强调:(1)"在研究中学习"(而不主要是在书本中学习)和"学习研究"(而不主要是学习知识);(2)需要学生的智力、动手操作的高度参与;(3)需要由问题或设计任务作为学习活动的起点:(4)需要经历、体验、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多种探究过程;(5)研究、学习的成果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是研究论文、调查报告、模型、展板、主题演讲、口头报告、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方案等;(6)通常需要合作、交流、表达;等等o正是研究性学习具有这些特点和要求,所以它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上述教育教学目的。这里需要特别重申:决不能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抛弃接受性学习(或昕讲式学习或其他)而只重视研究性学习。我们的观点是清楚的,即倡导学习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学习方式的选择要因人而异,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强调研究性学习,其意义不只是学习方式的简单增减问题,将导致学习观念与方式的一系列转变,比如可以有(1)由以外在的学习目的为主转变为以内在的学习目的为主;(2)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觉学习、主动探究、自主管理;(3)曲过多的从听中学、从看中学转变为在此基础上的多种方式的学习,如在做中学、在说中学、在画中学、在试中学、在研究中学、在实践中学、在交往中学、在玩中学等等;(4)由以个人学习为主转变为单个与小组学习、个人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刊5)由以知识学习为主转变为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能力、态度、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精神、观念(科学的、人文的、艺术的);(6)由书本学习转变为以此为基础的基于活动的学习、基于生活的学习、基于网络的学习;(7)由以认知为主的学习转变为人的认知、情感等全方位投入、关涉生命的过程;(8)由封闭的、静态的学习转变为开放的、动态的学习过程;(9)由班级、在校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时间维度)、社会学习(空间维度);(10)由机械记忆式学习转变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创新学习;等等。

由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要求可知,促进学生有效探究是需要一些条件的。就内部条件而言,除了更多的需要以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兴趣等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前提外,也需要高水平的认知技能、思维品质及意志品质;就外部条件而言,比如主要有(1)必须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或者向他们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2)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3)必须组织有效的交流与表达,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