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孤岛现象:农村教育漫议

2013-03-12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孤岛现象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某一个地方的特殊现象。在我国,具有普遍性。

原因很多,但主要有:

传统的惯性作用。在中国,很多问题的存在,总是一种历史的存在,是有着传统的原因的。

我国素有科举考试的传统,这种观念,几千年来,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根深蒂固。古代人读书,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考试,而且一定是考举人考进士考状元。一旦榜上有名,那就意味着荣华富贵,意味着大红大紫,更意味着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更为重要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当官,全家沾光。

这些,对于那些出身寒门的农家子弟来说,无异于命运的彻底改变。宋真宗的《劝学诗》就比较典型地表达了这种意思:“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盅黍。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只要读书,一旦科举高中,便有了一切。这是古代所有读书人的信念。所以,读书读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读得手无缚鸡之力,读得只会享受,读得韭菜与麦子不分,读得青辣椒与绿辣椒不辨,读得不会劳作。

读到这份上,整个书呆子一个,他们还会关心社会,关心农民?

传统是资源,传统也是包袱。我们的教育发展到了今天,可以说,比较好的继承了这种传统。不论城市还是乡村,我们的学校统统都以考试升学作为最为基本的、最为重要的办学水平的评价标准。于是,在农村,我们看一个人接受教育如何,只要就是看他或她是否在毕业后考上了高一级的学校,甚至是重点学校。相反,如果某一个人在学校读书期间,不把升学考试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把升上高一级学校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那肯定会被人所诟病。这样,他们一心一意搞学习,一心一意去考试,至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增收,好象都与他们无关。谁要是关心现实,关心农村的发展,反而还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因为在传统的眼光看来,学习才是“正业”,书本知识才是“正业”。

“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仍然成为今天许多农村青少年读书学习的圭臬。这样的农村教育,还可能开门办学吗?

垂直管理的体制。我们的教育管理体制,是典型的纵向式,从中央一直到地方,都是由教育部门统一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把上面的指示、精神一杆子插到底,有利于集中、统一办大事,有利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建国初期,便于加强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加快了教育的发展。

但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原先行之有效地管理体制,管理办法,到了今天,就有可能不适应了。这种纵向式的、垂直的教育管理体制,统一性有余,灵活性不足,钢性太强。

在这样的体制下,农村教育怎么办,就很显然好象与当地政府,与当地的农民关系不大。因为它只服从上级。上级有什么精神,有什么指示,它只执行什么精神,什么指示。说得难听一点,就是“眼睛向上”,只要对上面负责就可以了,至于周围百姓的意见,听不听无所谓。

所以,我们的农村教育,有人把它比作一座大院,一般都是关起门来办。把四周的门和窗都关得严严实实的,基本上是密不透风,只在屋顶开了个天窗,以保持与上面的信息沟通。这个天窗就是这个大院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有了这个通道,它就可以及时把上面的指示、精神传达进来,这所学校就足以知道学校该怎么办。至于四周,不管你刮东、南、西、北风,它都可以置之不理。因为,理不理,根本就无关紧要。

“唯上是听”、“眼睛向上”,校长由上面任命,指示由上面下达,评估由上面进行,一切权力来自上面。农民的意见、要求,在学校面前,在校长面前,就基本上处在可听可不听的境地,谁还会没事找事?多次一举?

我们说,校长是一校之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现在,我们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学校的事务,基本上是校长说了算,而校长又是实行任命制,由上级说了算。你要他们在办学中来反映农民的意志,体现农民的意愿,恐怕是难以办到的!

围墙是有形的隔阂。无形的隔阂,就更不用说了。学校与社会,本是息息相关、血肉难分的,我们却认为地把它们给隔离了。

体制的力量是巨大的,无形的。在中国,体制的内外,基本上是界限分明,内外有别。在体制内,人们固然可以享受到体制所带来的许多利益。比如体制内的老师,可以享受到很多体制外人员所难以享受的东西,象主人翁的意识,各种福利,等等。也正因为如此,这种体制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种种利益,养成了人们对这种体制的依赖。

老师,由于长期生活、工作在体制内,基本上不需要与外界外有什么沟通,很自然地,从整体上来说,就缺乏一种密切联系社会,走进社区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缺乏,可以说是造成农村教育孤岛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应试的体制也使得我们的教师没有精力去训练这种能力。

体制对农村教育孤岛现象的形成,影响是多方面的。

社会的力量。在目前,如果我们去问一问所有的家长,所有的群众,他们对教育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很多人肯定会说:“多考上几个学生。”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