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谈谈教学中的人际交往

2013-03-12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我们所处的年代是竞争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人际交往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从事以人为目标,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掌握关于人类自身的科学知识,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人的需要、行为与动机,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恰当地运用各种技巧,才能客观正确有效地开展工作,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教学──一种交往的特殊形式。

交往是人类的一种需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活,每一日都有与他人交往的必要。人的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是与同他人的交往联系分不开的;人的一生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也同样是与同他人的交往分不开。作为一种交往的特殊形式,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必须遵从交往的原则,不断研究其特殊性,在科学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达成效果。

一、交往的心理条件

首先是交往的之一应该有把某种事情告诉另一方面的愿望,就是说有了一种明确的想与他人进行交流要求,而另一方也希望能从他人那里获知某种事情或信息。也就是说,交往中一方要有发出某种信息的想法或愿望,而另一方也愿意接受这种信息。教学活动就是一种交往活动,教师作为信息的发出者,学生就是接受方。教师必须掌握大量新鲜,有用的信息并有愿望将之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应该有接受新知识的迫切愿望,二者缺一不可。其次是交往双方都期望获得一定的交往效果,期望从对方那里获取得一定的东西。当然,这种东西不一定表现为物质性的。学生渴望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关爱,生活的指导以及前进的帮助;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收获的喜悦,成功的自豪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平时人们的交往总是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因为人是理性的动物,要求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有符合心理逻辑的充足理由,只有当一种关系被人们认为是值得的,人们的交往行动才出现。再次,交往双方都有意无意到力争达到相了解,双方各自支配着对方的反应。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原则,人们往往只接纳那些喜欢自己,支持自己的人。作为教师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必须与学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对学生的这种自我价值感起积极支持的作用,避免学生的自我价值的防卫倾向。

2、交往两种手段。人际交往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完成,这两种手段即:言语手段和非言语交往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合理使用这些手段,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言语手段不仅担负着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且也是激励或抑制群体任何成员的情绪影响的手段。非言语交往手段是指借助于非语词符号,如姿势,表情,体态等实现的交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合理使用这两种手段,将帮助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交往心理学──教师必修的新兴学科

心理学,英文为PSYGHOLOGY,是希腊文PSYCHE与LOGOS的变体。心理活动是大脑生理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它能够能动地指导与调节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作为从事人的教育活动的教师,必须对其作用客体进行研究。社会交往,作为人类社会特定的社会现象,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心理需求,人类交往的社会心理动机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人们用于确立自我价值感的需要,一是人们对于获得明确的安全感的需要。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为了是自己的认识具有价值,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受,人需要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归属和依赖,需要助人和得到他人的帮助,需要有机会显示自己的优越性或展现自己的专长,等等。当自我价值获得肯定,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他就会觉生活有意义。人对自己的看法往往受到社会比较的影响,带有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寻找参照系,确立其在参照系中的位置,使之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一个人对自身状态的不确定感越强。进行社会比较的需要就越强。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学生考试后,往往不只是关心自己的成绩,而且很关心其他同学的成绩。因为只有既知道自己的成绩,又知道了其他同学的成绩,并将自己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自己的成绩才有明确的评价意义。

人们需要获取得明确的安全感的需要。人作为有机体,同样遵循生存是第一要义的生活法则。影响师生交往的因素有好多,但不外文化的,心理的、社会的、时空的因素等几个方面。教师由于与学生共处于同一文化圈中,因此影响交往的最重要的应为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心理现象:

首因效应指双方初次交往时各自对对方的直观观察和归因判断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今后交往活动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重视自己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你在首次接触中一切易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行为都给学生留下一份作出初步判断评价的资料,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是不能对学生评价凭借第一印象,“以貌取人”则“失之于人”,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资料作出的某种判断往往会产生较大偏差。

月晕效应指人对某个人的整体印象影响到对此人的具体评价与认知。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出现“爱屋及乌”的情况。学生是“一好(学习好)遮百丑”。教师的价值取向会影响到整个班级对个别学生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可与教师的取向产生正,负面两种不同的趋近或背离。小学生由于个人的判断力不足往往采取趋向判断,即老师认为好的同学就一定好;而中学生由于其心理正处于叛逆期,故往往回采取逆向判断,即孤立或反感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即使该生确实十分优秀。教师在进行价值判断时应该尽量避免月晕效应,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刻板现象人们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却人们所言的“先入为主”。教师应该以发展眼光去看问题,尤其是对于后进生不能打入另册,以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甚至是身心上无法愈合的创伤。

此外,距离远近也是直接影响教学交往的一条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人们的生活空间距离越小,则双方越容易接近,彼此就越容易吸引。教师应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达到一种最优的交往效果。另外,教师还应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频率,彼此了解,加强交流与沟通。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