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分步构建校园网 推进信息技术运用

2013-02-21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构建校园网应从实际出发,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保证、逐步发展。要考虑到网络的实用性和今后的拓展性,慎重选型、逐步完善。

信息技术教学不能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应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可根据各学科特点提出相应的整合思路,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关键词:校园建设、信息技术教学、学科整合。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校作为教育部首批挂牌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的教改实验,用现代教育思想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用现代教育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构建具有二中特色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998年以来,我校自筹资金,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投入。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保证、逐步发展"为原则,三年来先后建成了由百兆改造升级为千兆的校园网:由DNA专线64K容量上互联网升级为10M光纤通道上互联网;由借助电信的仅20M空间的校园网页到目前拥有的校园网站;由原来的电化教室升级为多媒体教室到目前拥有主控装置的多功能多媒体教室。目前又建成了校园网控制中心,多媒体电子备课室,66座的学生电子阅览室(教学网吧)、各行政办公室、年段均配有电脑,初步实现办公现代化及资源共享。在硬件设备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我校还非常重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信息技术的培养。除假期集中组织培训外,还利用每周六下午滚动式的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学校领导向全体教工提出"人人要学会使用计算机"。到目前为止,我校教师中有70%已掌握了电脑操作,有50%学会了制作多媒体课件,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做到每学期最少开设一节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研究课。

目前,我校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初具规模,多媒体网络教学已开始走进课堂,走进校园的年段办公室。近3年来我校在构建校园网、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具体做法如下:

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校园网工程。

我校建设校园网的原则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一要考虑网络的性能,二要考虑网络的实用性,三要考虑网络的性价比,不能赶时髦。我校从98年开始筹建局域网,第一期投入资金十几万元,由本校电教组老师自行设计、施工,建成100M以太网为主干的校园网,经过2年的使用,由于应用范围扩大,2000年底又投入资金近30万元筹建100M以太网为主干的校园网二期工程。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构建校园网,首先应从实际出发,不仅考虑到经济能力,还要考虑网络的实用性,学校发展进程,过分强调超前、高档是不现实的。应该分析要求,然后再作决定选型。

在千兆校园网的筹建设计时,我们首先考虑三个选择,一选择1000M以太网为主干速率以100Mbps到桌面,二选择设备与性价比,设备有3COM、联想D-LINK、清华紫光等,我们选择中档的联想D-LINK交换机、朗讯的光纤和超五类双绞线,三经过投标筛选选择一家有实力的公司(技术力量强、施工好、售后服务好、工程造价低)。

校园网的网络设备,骨干交换机选用DES-6000,它是一款可网管机箱式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将10/100/1000M以太网交换技术融合在一个大容量机箱中。通过千兆模块用朗讯的光纤接入层交换机,然后用超五类双绞线连到桌面。网络的性能和所连服务器总线的速度关系较大,如果总线速度不高,却配置一个千兆网卡,那么在千兆网工作时,硬盘基本上就无法工作了,因为总线全部被网卡占用了。在实际情况中,网卡还不是网络最大的瓶颈,网络最大的瓶颈是总线,如果总线速度较低,将影响整个网络的性能,如果采用一台低档的服务器,并且是IDE硬盘,那么就不适宜连接千兆网。因此,在千兆网设计中,一要采用好的服务器,二要采用64位66MHj的网卡,三是最好用WINDOWS 2000,WINDOWS 2000对千兆网络的支持最好,性能比用WINDOWS高10~20%。

总之,建设校园网要考虑到网络实用性和今后的扩展性留有余地,因为网络技术发展的很快,现在有100Mbps交换以太网,再过不久可能就会有10Gbps交换以太网,或更新的带宽的网络。目前1000MHj到桌面是个浪费,以后1000M网络的设备会大大地降低。到那时1000M网到桌面所花的费用相当干现在100M网到费用。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