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摄制

2013-02-20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精品课程录像是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学生学习、教学交流和网上评优等。它不仅能客观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能表现授课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

一、摄录前的准备工作

(一)上课教室的选择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要求录像环境光线充足、安静。为降低噪音干扰,一般选择教学楼较高层的教室,这样能够保持录像环境的安静,保障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现在课堂教学大多都要使用幻灯片,所以精品课程录像一般选择在有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拍摄。在实践过程中,考虑到光线、噪音和景别等因素通常选用采光效果好的小教室(能容纳40-50人左右,教室内有通道)。

(二)与授课教师做好沟通

精品课程录像的主体是讲台上的授课教师,是围绕授课教师展开的与学生互动的一堂课。所以必须全面细致的向教师了解整堂课的授课内容,尤其要了解课程的重难点,以便于更好的拍摄和后期剪辑。譬如在拍摄《组织学与胚胎学》精品课程时,在与授课教师的沟通过程中,笔者了解到“胎儿颜面的发生”是重点内容,授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会利用多媒体演示“胎儿颜面的发生”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笔者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摄制过程中利用景别差异和后期编辑来突出这一重点。实践中,在沟通过程中应向授课教师提出以下建议:(1)课前应好好备课,充分准备;(2)授课声音洪亮,清晰;(3)衣着应整洁、大方,在医学类院校中可以穿隔离衣;(4)尽量减少讲台前来回走动,避免走入幕布前的阴影区域,影响拍摄效果;(5)应放松、自然。

(三)准备好摄像器材

准备全新的空白带,前后进带退带一次,防止拉带不灵活现象,事前可录几秒钟内容并回放以检查摄像机工作是否正常;应至少准备一块供电1h以上的电池;检查三脚架的稳定性和摇手的灵活性;开机前应现场考察选择合适的机位,仔细检查摄像机的有关设置,进入室内应调好摄像机的白平衡等。

二、拍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光线调整

在遇到景物亮度不足或过强时,要拍出理想的画面,最有效的办法是合理布光及调整光线。在无法专门布光或调整光线的情况下,应使用手动光圈来控制画面的曝光量。如果景物亮度较暗应使用较大光圈,增大镜头的进光量;反之应使用较小光圈,减少镜头的进光量。在拍摄精品课程时应选择光线较为充足的教室,最好使用自然光。在使用自然光时,应注意拍摄时不能逆光,否则拍摄出的授课教师会发黑,而背景特别亮。如发生逆光,最好拉上窗帘或使用室内碘钨灯采光,并调整灯光的位置和角度,直到光线均匀,强度适中。

(二)景别差异

在构图时应注意突出主体(授课教师),要处理好主体(授课教师)与陪体(学生)的关系,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在拍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不同景别来表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全景可以交代事物的全貌,多用于从宏观上表现教学环境,譬如教室全貌、学生等,以展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的范围减少了,但进一步突出了授课教师,多用于表现教学中部分细节,如师生间交流、教师讲台前的活动和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情形等;近景的表现空间进一步缩小,内容也更趋单一,多用于强调教学中的重难点。如实验操作、实物演示等;特写能强化主体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多用于表现授课教师的板书内容、实验现象和面部神情等。在授课开始和行将结束的时候应多采用全景,在授课过程中多以中景和近景为主,适当穿插特写。合理利用不同景别表现力的差异来拍摄课堂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学层次更清晰,内容更立体,过程更丰富。

(三)节奏掌握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讲课节奏进行画面的切换,最好采用直接切换,以保证画面简洁、流畅。同时应把握好画面切换的频度,如果画面变化频繁会使观众眼花缭乱,影响思考;而画面切换太少又会使画面单一,缺乏生气,容易使人产生厌倦情绪。譬如笔者在拍摄某门医学精品课程时,由于授课教师紧张没有把握好讲课节奏,课堂呆板单调。这时我们就需要利用镜头切换来表现教学节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后期剪辑制作

(一)素材采集

素材采集是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后期剪辑制作的第一步。笔者后期剪辑用的是品尼高的Avid Liquid 7。用1394线将DV与装有采集卡的电脑相连后,使用软件的“采集工具”采集所拍摄的素材,使用AVI格式文件进行存储。在素材采集过程中传输信号损失很小,画面质量得以保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素材采集的同时可以邀请授课教师通过监视器共同观看教学录像,遇到问题较多需要修改的地方记下大致的入出点位置,以便采集完素材进行粗剪的时候迅速找到编辑点,节约大量后期制作时间。

(二)非线编辑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是某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记录,它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因此后期制作过程一般不需要过多的剪辑和特技处理,更不能任意对某些教学环节进行增删。在不破坏教学活动完整性的前提下应主要剪掉一些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口误、口头禅和小动作等,将教师形象完美的展现出来。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标准要求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上,有不少素材达不到规定时间要求,这种情况下应尽量安排重新拍摄。如果不能重拍,应多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多动脑筋,多在授课教师的ppt课件上下工夫,如延长课程重点内容ppt的呈现时间,加长视音频素材的播放时间等。

(三)文件生成

整个素材编辑完毕后,下一步应对教学录像进行输出。利用Avid Liquid 7的“输出工具”输出文件。输出的文件是无损压缩的AVI文件,一般要10个G左右。使用WinAVI软件对得到的AVI文件进行压缩处理。具体做法是,选择“转换你的媒体文件为rm”,选择AVI文件,设置好输出的目录,利用设置的高级选项进行参数设定(主要包括宽度:320;高度:240;视频采样率:25;音频采样率:44100;格式:RM_CBR;质量:512_DSL_CABLE等)。然后选择确定,最终生成符合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标准的rm文件。

四、结语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摄制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熟悉教育的规律,灵活运用拍摄技巧,精心制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通过网络观摩到精品课程的教学现场,从而真正的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