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析贫富差距与教育公正的相互关系

2013-02-20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近年来,我国各个领域的生产力普遍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过去按票分配、物资奇缺的计划经济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将人民吹的脱离了温饱线,而且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不断迈进。在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改革开放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也随之映入公众的视眼,贫富差距问题的扩大成为许多问题的根源同时也成为不断加剧的结果。贫富差距不仅仅指个人物质收入的差距,它还包括个人受教育程度的差距或者说是教育在对个人权利、机会、途径的获得上所造成的差距。为了有效防止贫富分化等众多社会问题的恶性循环,所以教育公正问题成了所有社会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

一、教育公正与贫富差距的关系

普遍认为,教育公正是指公民拥有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如杨东平先生认为,教育公正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徐华认为,教育公正是以社会公正之规范对教育平等状况的推断,包括教育起点上的公正、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和教育结果的公正。就教育权利来说,《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有义务保障每位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在法定意义上讲,公民享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而这些平等权利只有通过平等的教育机会才能获得和得到体现。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造成教育不公的直接原因。故近年来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与教育公正有着千丝万缕关系。

1.在教育过程中资源的流动会偏向物质基础较好的一方

教育是一种资源,每位公民在平等的条件下,有权均等享有这种资源。但在教育的过程中,有经济能力或者是广阔社会关系的公民会想尽办法去掘取最多最好的资源,首先就会破坏资源占有的公平性。尤其是教育分流制度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学校的升学率产生了极大的刺激,用好的师资教育好的生源,在大多数的民众心中已得到了默认和许可,这样就导致了家长和学生对优秀师资的向往和不惜成本对的孩子“好的”发展前景追求。这样的追求就会导致两种结果产生。第一大量有较好潜质且经济能力较强的学生(优质生源)向重点学校集中,向城市集中。因而,贫穷地区的学生素质总体水平会逐渐逐年下降。当地学校的办学能力在好的生源的流失下自然对学生的要求会因此下滑。第二是优秀师资的流失,即大量的教师队伍会涌向教育资源占绝对优势的重点学校或发达城市,想方设法离开物质待遇较差个人发展受限的贫困学校,这当然也是人之常情。以上俩点重要因素就会严重的导致人才的流向,最后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会导致某些地区的教育水平的整体下滑,资源的流失对学校的发展是致命的打击,升学率的下降及社会美誉度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流失,同时开始进入到“恶性循环”的圈子中来。

2.教育不公现象加剧了经济利益的不均衡流动

常言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发展科技为先,科技发展教育为先”这意味着占有了较好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拥有了较大较多的物质财富。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都是这个道理。毋庸置疑,占有较好资源的是城市,占有较好资源的是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规律把这种教育资源的配置进一步加剧,把这种不公现象进一步的“引导”,经济利益的流向自然而然的转向了经济发达区域。据“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透露,城乡差距最显著最重要的是教育差距,城市本科生人数是农村的281倍。这意味着教育差距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还将在下一代继续扩大。专家指出,作为低收入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岗工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都以青壮年居多,文化水平较低,就业和获取收入能力较差。政府要组织普遍的专业培训,这样才能在起跑点上解决机会平等的问题。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是当代公民普遍认为的新的”三座大山”,但是教育问题不同与其他俩个问题的是它影响的不是一代人的问题。

每年的高考揭榜之后,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高考成绩都有天壤之别。举例来说,2009级成都七中14班,一个班59个学生,全部上重点线:11个上北大,9个上清华,6个上复旦,2个上中科大,2个上香港科技大学,1个上美国麻省理工……今年四川高考(论坛)成绩理科前十名的学生,有3个在这个班,其中一个是成都市理科状元。 在看到该班骄人的成绩同时,想有些落后地方数年来的成绩总和都未有该班一年的收获大,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区别呢?成都七中是当地出类拔萃的高中。汇集该省的优质教育资源,每年都将中考尖子生收入门下。为了打造学校的金字招牌和超强的社会声誉,同时还为该班班配备全省优质教育资源中最优质的那一部分,超高分的中考生加之超优质的教育资源,组成了一个“学习强势班集体”,成为重点高中冲击高考状元和保送重点高校的主力军。这些优秀资源的集中,其实是对基础教育的公正性问题的严重践踏和蹂躏。整个高中教育的金字塔顶部,是熠熠生辉的名校名师和中考尖子,囤积在金字塔底部的,则是被经过反复稀释后的教育资源和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普通学子。这类例子举不胜举,在全国各个省市地区县级学校也都是如此效仿的,优质的教育正是由于这种因客观原因引起的人才被动流动,造成了经济利益的不均衡流动,加速了贫富差距。

3.教育不公正加剧、加大了公民在成年之后的物质距离和发展距离

我们都知道,人的先天性差异是微乎其微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实践。事实也是如此,受教育越多,掌握的知识越多,其发展机遇就越多,工资待遇和生活质量也就越高。早期的学校教育已拉大了学生们日后的发展状态。起跑线的不同,导致某些个人一生的努力也追逐不上别人现有的优秀成果。日本能在二战后的废墟上迅速崛起,就是实施了教育立国的战略,其中公正教育是其根本之举,教育公正为每个人提供相同的充分发展的机遇,让每个人内在的潜质得到了充分展现。2004年北京市收入最高的为研究生群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567.3元;收入最低的为未上过学的群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49.8元。而且,前者收入增幅高于后者。

4.教育不公造成了公民劳动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差别,会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公和财富分配不均

对于每一位普通的个人来说,素质的高低必然会导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这种不公平,就使得农村和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很难从社会的底层进入到社会的中层和高层,成为一种无法跨越的鸿沟,增加了贫富阶层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为城乡、区域和阶层矛盾埋下了隐患。所以缩小贫富差距,关键在于坚持教育公正。同时有资料显证教育不公正会埋下社会犯罪的隐患。美国一项凋查显示,在1992年的任何一天中,18一34岁男性辍学者中几乎有四分之一处于坐监狱、缓刑事或假释伏态,但他们只占该年龄组高中毕业生的4%。我国的犯罪率居高不下除了受家庭等客观原因之外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是导致社会犯罪的重要原因。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