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谈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地

2013-02-17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积极培养富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发出的呼唤,也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渗透创新意识,努力挖掘人的这种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探究创造规律,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怎样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在课堂上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创新思维的心理氛围。首先,创新思维需要有民主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营造一个答应民主讨论、自由探索、自由辨论和反批评的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对激励人们的创造性至关重要。创造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它需要突破现有的圈子,打破思维常规,要求人们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具有一种敢想敢说敢干不安于目前状况的精神,需要重视实验和实践,让创造者在同一起跑线上,为突破自己的界限而努力,才能时时保持旺盛的创造热情。其次,富有创意的导入,也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聪明,使之善于思索新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因为教师有重点的导入新课,能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集中探索知识的本质,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小学语文第二册《乌鸦喝水》一课的导入摘要:

观察图画摘要:同学们这是一只什么鸟?谁熟悉?(这是一只乌鸦)它遍身乌黑,大大的嘴。这只乌鸦现在口渴了,它到处找水喝。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一课,就是乌鸦喝水的故事。

请同学们打开书,仔细看插图,边看边想摘要:乌鸦找到水了吗?水在哪儿?乌鸦喝到水了吗?怎么喝的?

这段导语把贯穿全文的线索用四个新问题串起来,让学生从静态的三幅图中找答案,思索、讨论结果。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也是最活跃的,对新问题的思索是深入而全方位的,这些新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心理驱动力,在讨论争议中,让学生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立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一门课程就是一个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学科教材为边界的封闭系统。学生往往被禁锢其中,难以相互交流,这样就大大消弱了环境中的信息刺激,不利于开展创造性思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异想天开,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的创新意识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以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同桌交流,集体评议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替代呆板机械的课堂组织模式,让课堂焕发生气。如教学《小木船》一文时,先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要求独立学习,运用读、想、划、圈、查、注等方法,自学课文。在此基础上,摘出自己不能解决的新问题,在小组或同桌中讨论,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发表意见,让同伴评议,然后每组再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争议,提出创造性的肯定,因为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循规蹈矩,正是学生们创新思维的萌芽。

3.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渠道。教学实践证实,凡是各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课外书看得多的学生,喜欢看书的同学也往往是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而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每册课文均在25篇左右。在长长的半年时间里,师生们都围绕着这几篇课文,忙得不亦乐乎。从抄写生字,抄写词语,又从抄写课文到抄写词语解释,学生整天被机械重复的作业所困,哪有时间去读课外书?人手一本的《学生天地》被束之空阁,甚至连自学课文也无暇顾及。长此以往,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是思维单纯,行动木讷,依样画葫芦的变相弱智者,还会有什么“创新”可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试想,一个不博览群书,广采众纳的人怎能登上科学的殿堂?有关专家指出摘要:做作业不等于学习,不会阅读几乎等于不会学习。为此,我们再三压缩教参规定的课时,尽量挤时间让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如学习了《地球什么样》一文,又引导学生去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学地理的小画家》等文章,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大量阅读课外书,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为他们拓展创新思维的渠道。

从实践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充电,努力地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适时地抓住课堂教学的点滴契机,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创造在创造中不断学习。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