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通识教育与“专业主义”

2013-02-17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0 引言

关于通识教育,哈贝马斯谈到:通识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类的交往资源培养的教育行为。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促使东西方精神文明与价值具有了普遍性,它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交往的精神、价值层面,而且形成了正义、自由、权利、理性个性以及仁爱、平等、责任、同情、社群的普遍主义价值。通识教育,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交往资源培养来实现普遍价值的教育过程。因此,通识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了适应就业大环境需要,突出了学科群建设和专业群建设,随着“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逐渐成为教育主题,“专业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通识教育逐步被忽视,无论是通识教育的教材、教学方法还是评价体系都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

1 通识教育应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协调的突出表现一是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和建设;二是智力因素教育与非智力教育因素教育的关系;三是通识教育的评价结构。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胡总书记在这段报告中提到的上述内容,都是通识教育内容,加强专业教育,不能因此失彼,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起来,是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带给我们的责任。

1.1 教材的个性化问题。教材的个性化,在高职教育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材本身,二是指教材的适应范围。通识教育教材地域性不强、缺乏校风和特色,是教材本身长期存在的问题,区域的个性经济、地方特色,区域历史和本学院发展史、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等等都是纳入通识教育教材内容的研究范围,并且通过加大校本教材建设研究等途径来实现通识教育部分教材的革新;关于教材适应范围,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无论英语、体育、思政还是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不同的专业,通识教材是一样的。理科与工科、工科与文科对于通识教育难易程度要求不尽相同,教材的个性化要求就更高,譬如在文科类适当开一些《高等数学》课程,对于学生思维逻辑培养会大有好处,该“通”则通,该“精”则精。又譬如在理工科类借助《大学语文》的教材建设来普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诚信意识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教育等等,这都是通识教育教材建设面临的问题。

1.2 教材的宽基础问题。教材的宽基础,一是指教材内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二是指教材内容对全球新文化的借鉴与吸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增强诚信意识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等等内容既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要吸纳先进文化成分,提高学生认识和改造社会规律性的知识。因此,除了对人类交流资源继承和吸纳以外,延续和借鉴同样是教材的宽基础的重要部分,也是教材活的部分。

1.3 教材与课程的趣味性问题。如何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成与专业课程一样吸引学生的课程,一直是通识课程研究的话题。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认可的方法,在譬如《wed数据库应用开发》专业课程解决方案里,我们看到该方案在专业分析和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职业能力基础上构建出“学习结构框架”,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阶段中将单元课程设计分为“问题中心”课程、“训练中心”课程、“项目中心”课程、“体验中心”课程、“培训中心”课程和“其他课程”。通识教育也应该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同样分为“问题型”“训练性”“项目型”“体验型”,把那些必须加强的教育内容纳入通识教育中去,彻底改变通识教育教材常年一副老面孔的现象。在学科和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单元课程设计,将课程分门别类研究,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基层、生产一线,比如,政论课、自然科学理论基础课、写作课可以搞成项目型、问题型;口才课可以搞成训练型等等。这样不仅会最大限度发挥通识课程广泛性的特点,而且还会大大激发主体学习热情。

2 应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评价

通识教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通识教育评价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问题,关系到学生未来就业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了便于阐述,我先给大家提供这样一组数据:某高职院校IT专业课时总数为2680;课程学分130;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数136,学分8;体育课时数90,学分数3;高等数学课时数70,学分数6;公共英语课时数172,学分数9。

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数占总学时比例为5.07%,学分比例为6.15%;体育课时数占总学时数为3.35%,学分比例为2.3%;高等数学课时数占总学时数为6.4%,学分比例为4.6%;公共英语课时数占总学时比例为6.4%,学分比例为6.9%。

通识课时为566,占全部课时比例的21.1%;学分总计28,占全部学分比例的21.5%。上述数据,是目前所谓公认的、比较合理的结构类型,院校与院校之间同专业课时比例相差无几。

2.1 课时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表面上看,上述通识教育课时比例占课时总量的20%以上,应该说是一个近乎合理的比例。但是,在我们翻阅了该专业近10年的《教学计划》后就会发现:在不断削减总课时的同时,通识教育课时逐年削减。该专业1999年《高等数学》课时为186,2004年为160,2008年为72;《英语》课程1999年为210,2004年为180,2008年为150;即使变化幅度不大的体育课程、思政课程课程平均时数也仅仅在100——120课时左右。与此同时总课程时数由原来的2860课时锐减到2008年的2600余课时,其中,实习课时又占去了1100课时。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