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2013-02-17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教育按年龄分段教育、善的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卢梭的 《爱弥儿——论教育构思 20年,撰写 3年,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这部讨伐传统教育的长篇檄文,刚一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卢梭崇尚自然,主张 “回归自然”,他提 出了自然教育理论。 自然教育思想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其影响深远。

一、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概论

《爱弥儿》全书共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卢梭主张从出生到 2岁的婴儿应由父母养育。他认为儿童的第一个保育员是母亲,第一个教师是父亲。父母不应以任何借口推脱抚育子女的责任。他还指出,幼儿不仅需要细心养护,而且更重要的是锻炼,因为锻炼可以帮助抵御灾患。卢梭反对溺爱儿童,反对娇生掼养。

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各种感官教育的具体论述中,有些意见也过于偏颇,不够全面。这些都是其思想中不足之处。但是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卢梭,在教育史上他第一个详细地研究了外感官教育的意义、内容和具体方法,其中有很多可资借鉴的东西。

在第三卷 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卢梭要求教学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他说 ,儿童时期有儿童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方法,企图以成人的方法代替儿童的方法那是最愚笨的。他强调按儿童年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卢梭还提出,教学必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地去获取知识。他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问。

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 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当然,他的这种分期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但是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段,每阶段进行各有侧重的教育,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而且揭示了幼儿、少年和青少年身心发展变化的某些规律及其对教育的深刻意义。这在教育史上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可贵的启示。

二、卢梭教育思想的内容

1.注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善良的感情、善良的判断和善良的意志,而其核心是博爱。人生的目的无非是爱人类,使一切人达到幸福的境地。他说,“要教育你的学生爱一切的人,甚至爱那些轻视人民的 ’,“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不管是谁,只要在这方面受了很好的教育,就不至于欠缺同他相称的品格……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试想,在物质文明丰富的今天,我们的精神文明是否同步进步呢?每个公民是否尽到做人的本分呢?

卢梭认为培养善良的爱人的感情和思想不能靠说教,而要通过观察了解社会,r解人类的贫困和苦难。因为经过苦难生活的人,自然产生同情、爱怜不幸者的思想感情。善良判断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J历史、伟人传记,从中学习区分善恶,而善良的意志则是通过行为的练习来培养。其思想无时不闪烁着高尚道德的光芒。

孔子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以学文。”( 学而》)可见,孔子认为先有品德、道德的培养,才有专门学问的教育。孟子主性善说,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收回善性,扩充善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存其心,养其性。”(《尽心上》)苟子主性恶说教育的目的在去恶植善,使人的本性 “长迁而不返其初,则化矣。(《不苟》)以后诸家如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等都阐述过他们的教育主张,其意旨大抵不出先教人向善、做人,而后再教学问,中国诸圣贤之学问,首在向善和做人。在中国现代教育建立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蔡元培,在阐述他的教育主张时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说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基础的东西确实非常扎实,但就是缺少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最终是要让孩子们懂得爱,懂得自由懂得创造,真心热爱自己的祖国,理解和乐于去创造美好的世界,同时学会鉴赏生活,鉴赏人,鉴赏艺术,而且这种鉴赏的眼光不是强制出来的;还要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这些都会使人的气质境界产生变化。总之,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把孩子们对善的向往提升起来,他们在学习独立生活的本事时,还要建立起独立的精神、独立的人格。”

曾经发生的马加爵事件,至今想起来还是令人触目惊心。从某种程度上讲,马加爵实际上是未受过真正的教育,因为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他首先要有善的理念,有 了善 的理念的人,他能够辨是非、识善恶、鉴美丑。人的教育首先是善的理念的教育、人品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必须在儿童时期就抓住机会,一旦松懈,日后再补,就会难上加难。同时它不仅仅是几节思想品德课就能实现的,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努力的结果,更不是空洞的说教就能让人向善,从而成为一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它必须是在良好的氛围中长期熏陶、潜移默化,才能形成优良的品质,成为有益社会的人。这无疑对我们目前的德育敲响了警钟。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充分得到发展的 “自然 ’。这种思想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胜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卢梭对此进行了论证,他将教育理解为 “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 “事物的教育”,后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协调一‘致。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存在着天性至上,把教育视为自然生长等偏激的观点,在当时这种思想有着巨大的反封建教育的进步意义,他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和兴趣,鼓舞学生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结合实际生活主动地、自觉地掌握有用的知识。他提出必须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鼓励他们主动学习所有这些都表明卢梭反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性,这种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