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论网络学习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及重塑

2013-02-16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0 引言

网络文化以其数字化、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冲击着传统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突破了传统教育资源的封闭和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限制,极大地解放了传统教育。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主体地位,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获得了学习选择的自由。但是,在兼具数字化、开放性、隐匿性、异地性、瞬时性等众多特征的网络世界中,对实体产生监督作用的规则也失去了效能。在网络学习中,这些获得自由而“由自”的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存在多种可能状态。探讨网络学习中学生主体性迷失的现状及对策措施,对于更好地发挥网络学习的效应,意义十分重大。

1 网络学习中学生主体性迷失的现状

1.1 网络海量信息引发学生的数字化焦虑 信息泛滥的数字时代中,网络空间海量信息不分昼夜地流淌着,表明“讯息密集”社会已经到来。网络的快节奏、高刺激往往使人精神不堪重负。约翰·奈斯比特指出:“如此大量的信息,采用目前的手段显然无法处理。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不再构成资源,相反,它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受到大量技术资料困扰的科学家抱怨这种信息污染,他们说,自己动手做试验也比查找资料快。”[1]。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但是过量的信息会让人迷失于信息的混乱之中而无所适从。

网络凭其无所不在的空间性和瞬时延伸性,破坏了现实时空的连续性,数字化焦虑正是在时空连续性丧失之后人感受到的恐惧与无奈。面对纷繁的网络信息,在没有现实的真实的人监督与相应机制的规范下,人的身心获得了极大释放。但由于缺乏对信息与信息价值所特有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不具备强有力的自控意识的学习主体徜徉于海量的信息,流连于虚拟的世界,忘却真实的任务和目的。这往往会导致一些人上瘾着魔,网络信息几乎成了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短暂兴奋之后,却出现了难以集中注意力的、难以适应日益加快的信息流的“信息——生物学匮乏综合症”。

如此一来,网络中的学习主体要么不愿再涉足网络,形成数字恐惧;要么被信息淹没,形成数字沉溺。但无论是恐惧还是沉溺,究其本质即为数字焦虑。数字焦虑对人造成的身心的损害是巨大的,其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正如戴维·申克(David Shenk)对数字化焦虑症状归纳的那样:心血管压力增加、视力下降、思维混乱、挫折感、判断力下降、助人为乐之心减弱、过分自信——数码焦虑(dilital distress)。[2]

1.2 网络知识流淌造成学生的智能退化 网络超文本链接的信息丰富之极,以数字化、及时性、多感觉性、共享性、平等性等特征打破了传统信息传递速度慢、共享性差、单调乏味的局面。承载于一定载体(图文声像)上的网络信息以复杂的、个人化的形式加以组织而形成分门别类的知识。这些知识在流畅的网络中自由流淌,形成宽广的 “知识河流”,任网络学习主体左右逢源、通宵达旦漂游。学习者只需轻敲鼠标,各种资源就会迎面扑来,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良好资源条件。

然而,网络文化哲学家迈克尔·海姆无奈地指出:“信息狂潮阻碍而不是促进智慧”;“我们的头脑似乎成了一个不停转动的水轮机,每天由大量信息推动它旋转,我们甚至来不及记住它,更不用说思考和消化它,当然有的人根本就不想思考它”。西奥多·罗斯扎克惊呼“到处都是信息,唯独没有思考的头脑”。[3]如果信息技术扩展并实行了对人的理性的控制,那么人的心灵的内在向度被削弱,理性的人就不再理性。一方面,人与网络的纠缠禁锢了其智能的发展。黑格尔说理性思维需要“精神停顿”,网络学习带来的无时无刻的知识关照似乎无法给学习主体提供从容、宽松的反思时空。网络中学习主体处于外在力量强加的浏览速度下,面对汹涌而至的资源湍流无法求得,知道的多,理解的少,不是理解者,而是消费者。而且网络信息流的快速更新造成学习者追求速度的心理浮燥,导致学习的速度与质量南辕北辙。另一方面,网络中各种先进的智能技术成了学习者分析、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所依赖的法宝,人痴迷于技术而忘却了自身。技术越矩造成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学生主体对轻而易举就获得的知识少有怀疑、批判,缺失理性分析,最终结果是学生对于教育资源的使用顶多只是复述和某些浅表的领悟。长期经受这种原始而粗糙却没有经过思考的信息轰炸,学习主体的理性觉悟、兴趣和判别能力大大降低,抽象思维能力减弱,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目的自控性、积极创造性逐渐衰退,理性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极大程度地蜕变。

1.3 网络多元观念引起学生的价值误导 “世界己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互联网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4]网络中的学生可以来自不同的地区、民族,可以有不同的语言、价值观。总之,在这个大炉缸中融汇着各种思想有男女权主义、个人主义、霸权主义、纳粹主义等等。西方技术强国自然会借此机会将本国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渗透到网络空间,实行对其它国家的文化扩张。另外,网络中充斥的“黄黑毒”泛滥成灾。色情暴力信息猖獗、骇客横行、网游肆掠的局面令人咂舌,在互联网上“只要你不说——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狼”。

然而,网络中的大部分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懵懂、好奇,价值观尚未定型,是非观念模糊,价值观抉择困难。因此,会被一些观念诱惑而背离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形成错误的人生定向。如很多学生难抵虚假庸俗和色情暴力不良影响;也难以摆脱掉“电子鸦片”的蛊毒,是非善恶的标准早已抛掷脑后,在游戏血腥的拼杀中疯狂地释放,产生人格结构的分裂,造成愈加混乱的、无意义的需求。

1.4 网络数字身份导致学生的自我迷失

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际交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往了。网络中的人具有了数字化身份,个体具有了虚拟性、符号性特点。现实社会中那种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情感的丰富性,在互联网中被平面化、单调化和刻板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因此,人们在网络中能够无所顾忌,实际上这就表明人们在网上活动时并未把对方视为“人”,否则,就不可能像在“无人之境”中那样活动。网络表面上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容易,实际上却导致人与人心的距离的疏远,使人感到越来越孤寂。另外,由于网络的时空分离,使人得到充分的精神的快乐和心理的释放,缓解了真实生活的压力。一个人可以日夜在网上冲浪,一旦他离开网络,回到真实生活中,他会发现自己的交际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都发生极大蜕变,难以适应真实的社会,原本整体的自我被割裂为碎片。可见,网上的交际圈可能越来越大,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内涵和交往模式的变化,有时也可能导致道德人格的扭曲,甚至使有些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总之,人因沉湎于由符号所构成的虚拟世界而远离真实世界,为此失却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人性,或者由符号构成的虚拟世界也可能造成虚拟与现实的混淆、错位。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