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我国高校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初探浅谈

2013-02-16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师资源;教育公平

论文摘要:师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因素。要解决当前高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水平差异问题,就必须通过促进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来实现。文章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在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以及高校教师实现资源共享的机制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通过建立高校师资共享的新模式促进教育公平的设想。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76(2008)O4一O113一O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现代社会,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教师作为教育活动过程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其素质高低是影响学校教育活动过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受教育群体在学校教育活动过程中享有的教师资源状况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内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几乎每个高校都对引进人才与稳定人才队伍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竞争的无序性,强势高校和中心高校在同弱势高校和边缘高校的竞争中由于在历史上、地理上和办学环境、办学条件上的差异,致使后者处于劣势,从而在整体上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从客观上看,不管是教师群体之问还是个体之问,素质的差异是永远存在而且是不可能消除的,不同学生享受到完全相同的教师资源也是不可能的。但是,立足于教育公平,作为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和各高等院校,必须对有限的高校教师资源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实现高校师资共享,努力使不同的受教育群体享受到尽可能同等质量的教师资源。

一、我国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实现师资共享。近十年来,经过“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为更多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从我国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来看,高校教师的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招生规模扩大的速度,教师资源的严重不足,特别是高水平教师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各院校发展的瓶颈。据统计,自高校扩招以来,河南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增长281而高校教师仅增长949/5,导致师生比由1:8.6提高到1:16.8。目前,高校教师队伍还普遍存在着学历层次不高、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新兴学科专业的专任教师严重缺乏。而且一流教师的孕育与培养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问。另外,高等学校教师补充能力不足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也很突出。据测算,到2010年,河南省高校教师应达到8.57万人,比现在应净增加5.27万人。即使不考虑离退休因素,每年平均也应补充7530人左右。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实现高校教师资源的共享,已经成为推动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高校师资短缺的重要途径。

2.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要求实现师资共享。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高校教师是个固定的职业,教师一旦与某高校签订合同,在合同期内就被认为是此单位所独有,没有过多地考虑是否“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从而形成了人才的单位所有制。在这种状况下,造成了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从而限制了高校师资的合理流动,造成有的高校人才闲置,其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有的高校需要的人才奇缺,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这种人才资源的配置方式,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而且还极大地限制了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就需要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以师资共享为突破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充分挖掘高层次人才潜力的机制,使教师的才华得到更大程度的展示。

3.校际合作及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要求师资共享。个别高校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由于教师资源的相对不足和学科缺陷,重大科研课题无法独立完成或不能做大做强,新设专业部分课程无法开设。对大多数高校来说,即使规模很大、实力很强,也难以单独建设一支学科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师资队伍。通过院校之间的合作,高校间的人力、物力资源的组合就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自身不足。实现高校师资共享,对高校教师的经济收入、知名度、声誉、专业影响力有很大的正面作用,能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动机,对各种需求层次的教师都有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的诱惑力。教师在这些诱惑之下会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尽量将自己推向被共享的一方。此外,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奉献精神,在师资共享的过程中,这种奉献精神会得到升华,并起到一定的推广和传播作用,进而使整个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二、建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机制的基础

1.打破传统人才观,建立师资共享新理念。在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人才正在成为全社会共有的智力资源,传统的人才单位所有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人才流动模式,实现师资共享的首要任务就是思想观念的更新。高校管理者应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利用外校资源只会削弱竞争力的传统人才观念和管理观念,不再把优秀教师看做是学校独享的“部门资源”,而是全社会共享的“公共财富”,对人才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高校间教师资源共享,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聘用形式上,更应该看到其对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适应学科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上的积极作用。

2.管理部门为主导,完善师资共享新机制。实现高校师资共享,首先需要政府、高校的管理部门统一认识,积极建立共享机制,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承担起政策制定、标准制定和宏观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并帮助各高校进行相关协调。高校是师资共享的主体,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资源建设和实施共享这些具体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对高校间师资共享的管理必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要完善对共享教师的考核机制,高校间应相互承认教师在其他学校中的工作业绩,从而保证共享教师在其他高校的工作质量和效果。在高校教师群体中,一部分教师由于不满足现有的薪酬水平,利用空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投入了大量精力外出赚钱,造成高校教师资源的隐性流失,这已经对高校教学质量造成了潜在的危害。与其任其无序发展,不如进行合理引导,通过建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充分挖掘教师资源潜力。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