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问题剖析

2013-02-16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技能 素质教育 大学图书馆

论文摘要: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质、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方面。它是信息社会中个体成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从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信息资源的激增与信息用户需求的变化,使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中个体成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能力,才能自由地搜集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信息社会提供的信息资源。大学图书馆既是重要的信息源,同时也承担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职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使他们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

1.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一个整体概念,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吸收主要的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养的内涵通常被认为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素质的延续和拓展;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终生学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对所需信息资源的确定,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信息组织及处理并做出决策;信息智慧和信息道德,即对信息本身理论和不良信息的态度等…。我认为,完整的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质、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方面。文化素质是信息素养的基础,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的保障。

2.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2.1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信息及其信息活动的能动反映,是人们主观意识上对信息的感知程度,是开发信息资源的原动力,包括对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以及对信息利用和评价素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对自身的信息需求应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善于表达潜在的信息需求,并对特定的信息有敏感的心理反应。图书馆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透过普通的事物发掘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在初露端倪的事情中认识它蕴含的丰富内容。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发现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这种对有用信息的快速捕捉和对潜在问题的超前预见能力提高信息意识的认识基础。此外,信息意识的提高还与学生自身的素质有关,如个人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积累程度,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能力的大小及事业心的强弱等都是影响信息意识的重要因素。

2.2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能力是人们猎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它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与分析能力,以及信息交流传播能力等。利用搜索引擎工具、网页制作工具、浏览器等获取网上信息资源,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加工,组成新的信息资源体系,进行信息创新,从而产生新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部分。大学生通过系统培训和自觉实践培养信息能力,可以增强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识别信息的能力,加工处理信息以及挖掘、创造、传递新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利用网络信息的效率和效益。

2.3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是指在网络信息活动过程中,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利用者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信息法律与法规等。在学生中开展信息道德教育,应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来进行,使学生掌握信息社会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自觉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合理使用与开发信息,以避免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道德品质,在其利用掌握的信息手段参与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开发活动中引起的一系列的诸如信息泄密、信息犯罪等社会问题。

2.4网络知识教育

网络知识主要是指以特网为主的一些与其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因特网的产生、发展过程、工作原理、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和标准等。随着数字图书馆这种新型的信息资源集散地的出现,图书馆有义务教育学生了解虚拟馆藏的发展形式及信息资源内容,如虚拟馆藏的知识组织,信息存取与利用的方法,学生掌握了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技巧,就能快速、有效、及时、准确地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为自身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

3.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还普通得不够。在高校,除信息专业或相关专业外,一般专业学生只是从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中得到部分的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教育。虽然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但对什么是信息,信息有哪些类型,信息与知识情报的关系,大多数人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大致表现为:(1)信息意识不够强。据某大学凋查统计,60%多的学生对提供信息的系统(信息源)不了解,了解的只占32%左右。这说明大学生不太重视信息的来源,而实质是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较淡薄。(2)信息能力较薄弱。比如,获取信息最佳渠道方面,近45%的学生选择了报刊,通过如互联网CD—ROM、数据库等渠道获取信息的不足50%。这说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数停留在印刷体文献上,这与信息时代信息获取渠道的数字化或网络化极不协调。(3)利用网络资源有限。90%上网的大学生上网是进行收发、聊天、娱乐等浅层次应用,而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交流以解决学习、研究为主要目的的人却不多。笔者曾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71%的学生不知道本专业信息的检索方法,56%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在网络上检索本专业信息资源。此外,大学生对图书馆利用情况不堪理想。大学生把图书馆当作情报信息重要场所的人比较多,不少学生到图书馆找书不会检索,为了简单方便,干脆到阅览室,而且大数学生是阅览休闲刊物。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大学信息素养能力欠缺。为此,提高大学生群体的信息素养是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且刻不容缓。

4.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明确指出,加强大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努力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信息技能。大学生通过有效利用图书馆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从图书馆这个信息源中获取信息、知识来形成对某一知识领域或某一课题的系统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地培养和提高了自学能力。同时也不断提高对各种信息的呼吸、选择和综合的独立研究能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是决定适应信息社会与否的标准。信息素养教育培养的信息能力是进行终身学习、吸收新知识的必备条件。信息能力越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越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越高。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往往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择业机会。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踏入社会、走向成功的阶梯,使学生终身学习过中程受益匪浅。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