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课程视阈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

2013-02-16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教育 课程体系建构

论文摘要:建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促进高师院校自身发展及推动教师专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是:课程目标实现由“一”向“多”的转换;课程内容兼容“个体性”与“社会性”的需求;在课程结构上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课程实施将“讲”、“评”、“练”、“议”、“思”有机结合;实现课程评价的人本性、专业性和规范性综合的标准。

一、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的意义

1.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教师培养和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这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对教师在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素养和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熟练运用的能力。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在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还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建构新的、科学有效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对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2.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符合自身实际发展的需要

我国教师教育日益走向大学化。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师范化”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尽管综合大学也参与到教师教育工作中,但目前它主要承担的还是教育学科研究生及教育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师范院校仍然是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主体。面对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所具备的学科优势,高师院校能否把握住发展的机遇,发挥自身的师范本色,从而形成与非师院校的优势互补,这正是高师院校适应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建构科学合理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学校自身的教育水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及高师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完善

长期以来,很多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课程仍是“老三门”(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学科教学论)。陈旧的课程内容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及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加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影响了高师生职业素养的完善。教师专业化是高师生职业素养综合化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必要前提,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则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本切入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对传统的课程内容与单一教学方式提出了变革要求。这一系列重要变革的实现无疑会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并不断完善高师生的职业素质结构。教师和学生和谐的职业素养体系的形成必然对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基础教育的长久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

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目标是突破以往课程体系陈旧的问题,强化课程建设的实效性;变革以往课程体系的单一格局,促进课程建设的综合化进程;改变以往课程体系中以“知”一统天下的局面,全面开拓“行”的应有地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课程目标实现由“一”向“多”的转换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等,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以促进个体的终身发展。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目标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对于学生的从教技能和德行的要求甚少,即便有要求也只是出于对形式上的考虑。新的课程体系应该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单一的课程目标定位,实现由“一”向“多”的转换,构建出以知识、道德、能力、实践等多种素质要素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高师生实现新课程对教师角色要求方面的诉求,而且可以培养高师院校教师“会教”、“善教”和“能教”的教学能力。

2.课程内容兼容“个体性”与“社会性”需求,完善高师生职业素养结构

“个体性”需求是指教学内容在功用与性质上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应有助于学生未来教育工作对象的成长。“社会性”需求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具有时代意义,既有对课程历史依据的考察,又有对课程现实价值的论证。然而,无论从个体需求还是从社会发展的条件出发,目的都是为了使课程内容有助于实现高师生在职业素养结构上的最优化。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突出“兼容性”特征,将身体与心理、理论与实践、才智与德行等有机结合起来,让那些与教师职业素养相关的学科以不同面貌呈现,变革“老三门”单一学科结构,将理论课、技能课和实践课等建立在对生命个体的生命感受予以充分尊重的基点上,同时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把中小学的课程安排作为课程设置的现实依据,丰富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以提升高师生的职业综合素养。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要突破以往偏重理论的不足,加强综合性课程的设置,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生活经验的累积,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3.加大实践课程比重,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示范性”

对于能够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征的课程结构内容,不同学者见解不一,但在基本方面已达成共识,即认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基本技能与技术。基于这种认识,形成了由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术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等所构成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范式。’但是,目前看来,教育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偏小。而我们认为,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实践素质要求的提高和社会对教师专业化进程要求的提升,在有效提高普通文化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理论课授课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实践课程比重才是更为理性的选择。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必须突出“示范性”。因为“示范性”是高师院校同其他非师范院校竞争师资培训的重要资本,高师生的“示范意识”是在活动中而非在理论中得到强化的。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