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教师为本”,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2013-02-15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 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振兴发展职业教育的使命,为了担当起起这个庄严而崇高的使命,高等职业教师应不断完善自我,具备精湛创新的教学素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素质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素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教师为本

第25个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并在学校主持召开了北京市教师代表座谈会。在发言中,温总理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温总理这些话,不只讲给普教教师,也是讲给我们高职院校教师的。感悟“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句话,可以说是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丰富了教师素质的内容,超越了以往师德、职业道德这样一些概念,使之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为高等职业院校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高职教师应转变固有观念,深刻理解“教师为本”的内涵,为积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当好各专业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努力具备以下素质:

一、精湛创新的教学素质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高职教师的执教的能力包括实施专业教学的能力、驾驭教学方法的能力和实现教学创新的能力。

1.实施专业教学的能力体现在教师能采取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钻研专业课程教材,拓展教材的知识,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教师应该密切跟踪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与所教专业相关行业的情况,在授课中广泛涉及和引用,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本行业在该地区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状况,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驾驭教学方法的能力体现在教师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责任和义务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自己独特的学习活动方式,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自由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还应该在课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分组调研的等法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3.实现教学创新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上有创新,举一反三,善于在出现新情况时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努力用新方法、新途径解决问题。

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

二、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素质

高职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它所提供的服务有别于其他职业。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他的劳动和服务,就是通过对学生施加一定影响,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这种服务是智能型的,直接与知识和技能挂钩,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功底,不仅是简单的“掌握教材,应付课堂”,也不仅是“一本教案,连讲几年”,而是要努力成为有精深的专业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 “学高、技高”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在科技发达的信息社会,新知识和技术在大量的产生,同时,也有不少的旧知识和技术在老化、淘汰,且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高职教师要跟踪本学科的最新发展,适应知识的更新换代,专业知识不应只停留在过去大学几年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充实、丰富、完善、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和知识结构,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挑战自我、更新自我。

高职教师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指导,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专业技能是指专业领域内从事实验、生产、技术开发和科研工作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其水平是高职教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只有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任专业教学、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等工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岗位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专业课程理论同实际技术愈来愈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操作过程本身就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又能通过完整、准确的讲解传授给学生。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素质

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广大青年学生一样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它们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成长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时代,生活条件优越,思想意识开放前卫,大多处于刚刚走出父母的城堡,尚未步入现实的世界的特殊阶段,有着高度的自我精神和深邃的内心世界,死板的说教和强硬的命令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引起逆反心理,造成教育的失败。他们对学校教师的管理逆反心理很重,如果它们对某种管理方式不认同,则极力与之作对;相反,如果他们在心底里认可教师,把教师当成朋友,他们是有分清是非,辨别美丑的能力的。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的关键是教师能以心灵感悟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和学生有效的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客观深入的了解和在此基础上的有效的沟通才能为教学管理打造良好的平台。教师应首先了解自己的学生,从课堂观察入手,了解他们的性趣爱好和特长,再加以引导,因材施教,做到细致入微,潜移默化。学生平等相处的沟通者、对话者,只有坦诚平等的交流才能触及他们的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进而完成对他们的人格和心理塑造,达到教育的目的。

还应注意到,良好有效的沟通必然是双向的,诚挚的。作为师长,应更多地注意倾听,引导学生讲真话,不应只从主观出发,动不动就拿校纪、校规压学生,这样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难以实现真诚的交流,更不能因为一两句话的不顺耳就产生情绪上的变化,作为教师在情绪上的些许变化,都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很大影响。要始终保持耐心,用宽广的胸襟的和蔼的情绪去接受和对待每一名学生。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