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道德资本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2013-02-14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 要:市场经济“利益至上”原则强烈冲击了校园文化,大学生诚信遭遇挑战。考试舞弊,同学交往难以“以诚相待”,恶意拖欠学费,就业弄虚作假等大学生非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要明确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的诚信含义,更要认识诚信道德资本价值所在。学校应加强诚信宣传,营造诚信校园氛围,帮助大学生培养诚信意识。

关键词:道德资本;大学生;诚信;

一、诚信的含义

诚信历史悠久,在我国先秦时代就已经被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开始使用了。如《中庸》中有“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荀子·不苟》中有“诚信生神”等说法。“仁、义、礼、智、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现代,诚信仍然是社会价值体系主要内容之一。但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方针确立以来,市场经济猛烈地冲击着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扭曲了部分国人的诚信价值观,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代表国家的未来,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民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诚信是做人之本,是立国之本。培养公民的诚信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诚”为忠诚、诚实、真诚;“信”为信任、信用、守信、践行诺言。“诚”与“信”意义相近,均有诚实、真实、表里如一之意。但“信”与诚相比,也有所不同。“信”除了诚实之意外,还表示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怎么说就怎么做。“诚”强调一种内在道德品性,即内诚于心,指个人的言行服从自身的内心,不自欺。“信”重点突出的是个人与社会中的他人交往时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指导原则,即外信于人,遵守自己的承诺,以取信于人。“诚”与“信”相辅相成,互为前提。“诚”是“信”的前提,“信”是“诚”的有力保证,只有“内诚”与“外信”相互结合在一起,个体才能由内而外散发诚信气质,建立个人诚信价值体系。

二、大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

1.考试舞弊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有力方式,公正、公平的考试成为督促学生努力学习、选拔优秀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这也是各种考试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考试的前提是客观、公正,一旦考试失去诚信,考试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然而,当前大学生的各种考试却面临种种诚信挑战,各种牛皮癣作弊广告充斥校园,大学走廊、过道、广告宣传栏、灯柱、围栏等都可发现各种考试舞弊的最新途径与手段。从普通学期末考试抄袭、到英语四六级考试运用无线耳机再到考研找人代考,考试作弊形势之多样化、手段之新颖令人瞠目结舌。

2.同学交往缺乏诚信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不断冲击大学校园,大学不再是人们想象的象牙塔,同学交往中掺杂了太多利益因素,同学之间的友情、恋情不再具有往日纯真。在选择交友对象时,他们常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益好处的同学,那些手中有奖学金、助学贷款评审话语权的老师和同学,他们主动与之接近;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他们看人说话,左右逢源,口是心非,所说与所想常不能保持一致。特别是当代校园恋情,有些同学抱着打发时间,消除孤独的想法;有些同学的择偶标准是对方的家境和权势;有些同学恋情一到毕业季节就劳燕分飞,各奔前程。当代大学生交往两面性加重,不能以诚相待,信守承诺。

3.恶意拖欠学费

1995年我国高校收费改革试点,1997年改革完成,此后,大学学费开始大幅增长。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实行扩招政策,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平民教育转变,高校扩招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学费大幅攀升,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欠费由此开始,并愈演愈烈。高校学生欠费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不争的事实。2009年湖北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有2051人拖欠学费,欠费金额多达772万元。据统计,截至2005年末, 央属高校学生的欠费总额超过了17亿元, 校均欠费额为2255万元, 其中欠费额最高的院校已超过1. 6亿元。①但学校负责人表示,欠费学生并非都是贫困大学生,欠费原因也并非都是贫困,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缺乏诚信意识。部分欠费学生把学费挪作它用,购买电脑、高档手机,用于恋爱交友、物质享受和满足自身虚荣心;部分欠费学生是因为“羊群效应”,看到别的同学拖欠学费,自己也跟着拖欠;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读大学是一种高消费,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投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宁愿做假证也不交学费”,读书“划不来”。市场经济理论表明获得收益就应付出成本,大学生享受四年高等教育意味着已经消费了高等教育这个产品,交清学费购买相应产品理所当然,大学生是有知识、有理想的时代精英,不应用社会上一些不良意识、即所谓的“无赖”思想左右自身行为,应成为有诚信意识的道德典范。

4.就业弄虚作假

诚信缺失的社会大环境也波及大学生就业,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非诚信现象经常发生。有些大学生在制作求职简历时,不惜伪造证件,用各类资格证书、虚假获奖证书充实个人简历;私自篡改学习成绩,自我吹嘘,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更有人私自修改就读学校、就读专业、最高学历。一些关于就业造假的个案如求职中假学历者在真学历者中脱颖而出并最终被聘上、名人学历造假等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不良影响。面对大学生与就业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大学生也常常放弃诚信原则,单方面违约,给就业单位带来了一定经济损失,就业单位为避免这种损失的发生,在就业协议中增加了违约赔偿条款,这种情况不断地恶性循环,最终增加了新生代大学生的就业成本。

三、诚信的价值——道德资本

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人们衡量是非的标准正逐渐与利益和价值相联系。大学生放弃诚信的种种原因都可归为一点——价值,即诚信带来的价值以及放弃诚信付出的成本是大学生选择诚信与否的标准。正是因为个人失去诚信付出的代价过低,诚信的人又得不到多余的价值补偿,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不诚信。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想在在大学生中倡导诚信,有必要让他们认识到诚信的价值。诚信究竟有没有价值,遵守诚信的人有什么好处,道德资本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所谓道德资本:“从内涵上,它是指投入经济运行过程,以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为主要手段,能够有助于带来剩余价值或创造新价值,从而实现经济物品保值、增值的一切伦理价值符号”②,如一些明文规定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体系和制度条例,以及一些虽无明文规定但具有实际约束效力的道德观念和民风民俗等。简单地说,道德也是一种能够创造新价值的力量,道德也能够发挥资本的效用。诚信是道德的研究范畴之一,是一种道德观念和价值指导思想,也属于道德资本。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