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生命化教育

2013-02-14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 要:生命化教育,立足生命视野,是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本质的过程,是对教育的重新认识和深入理解,尊敬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价值体现;生命化教育观是最大的教育观;“润泽灵魂”,是生命化教育追寻的最高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生命;生命化教育;随顺;个性化;心灵觉悟;模本教育;

《牛津大辞典》里对于“生命”的理解是“将动物和植物与地球、岩石等区别开来的条件;也用作生物的总称,包括动物、植物和人”。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后,终于成为地球上的最高级生命,具有唯一性。

生命化教育,立足生命视野,是对教育的重新认识和深入理解。尊敬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和价值体现;生命化教育观是最大的教育观,这是一种精神理念,是对更美好教育的更高追求。

一、生命化教育——对可能更健全生命的成全

哲学上认为,生命化教育是对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成全个体生命发展的一种理念。每个个体都具备了这种可能性,而生命化教育则是成全这种可能性,它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培养人珍惜生命。生命是美丽而宝贵的,同样它也是脆弱的,要让所有人都认识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人活着,可能经历难过、屈辱和绝望,但就生命而言,其本身就赋予人希望,拥有许多的可能性。

有人说,人生的历程如自然的四季,四季周而复始,但人生却只有一次,失去的生命无法再次重来,他不能用其他人或物来代替。漫步在这条“短暂而充满风险”的人生路上,我们更因尊重生命,慢慢品味人生不同阶段创造的精彩。而我们现今的课堂,就是需要我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育学生,学会坚强,学会爱惜自己的生命、学会尊重生命

第二,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我们可以屈辱地活着、悲惨地活着,甚至在不适合生存的环境中活着,但是我们要怎么让人过更有尊严的生活呢?在这一点上,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教育从实际中对人进行美好的引导,让人与人之间对社会的发展充满期待,让孩子感觉到做人的尊严,感觉到做人的价值,这是内在地拥有了生命之光;同时,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自己周围的朋友和同伴也生活地有尊严。

第三,引导人对未来充满更美好的期待。教育的本意,应该是让学生对未来更有自信心,而学生能否对未来充满信心,主要看我们能否从正面去引导,能否不断地让他相信自己。现在很多农村孩子,对生活没有更高的期望,对教育和老师而言,要鼓励孩子了解自身的环境、自己的性格、家庭的背景和自身的期待,要不断激励他们的潜能,唤醒他们内在生命之光,直面阻力,解决自己的困难,帮他们创建一个可以渴望更美好生活和展望未来的环境。

二、生命化教育——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

生命化教育是被人从自然生命中提炼的。它不奢求人天赋之外的东西,但它珍视自然天赋中拥有的一切,即要珍视生命中的潜在可能性,发觉每个个体特有的天赋,去培植它、成全它,但对自身不具备的能力也不报奢望。教育,既诱导人的自然天赋,又在现实里成就人天赋中的潜在可能,他成全的是一个个禀赋各异的人。人往往只在某一个领域里有独特性,教育就是要将这个独特出发掘出来,肯定其独特性,这样,这个人才能对自己有信心。或许教育的意义就是通过他人的引导和提醒,使我们获得生命的觉醒,我们因而可能变得更加完整。

对于随顺人的天赋,教育者首先应建立一种乐观的学生观。教育,要承认人的差异和不平等,同时更多给予人期待和理解,不能只给人一条路,要让每个人都看到路边的亮光,都相信自己能在亮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换句话说,我们每个教育者可以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表达对学生的期待和信任,同时也表达对每个学生都拥有更美好未来的信心。

第二,要随顺人的善端,这是对人性善的一种期待。老师在和学生的相处中,要有更强的这种的意识,虽然难,但仍要鼓励学生走正道;同时还要创造让学生愿意走正道的条件,让他们有机会走正道,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第三,要用自然、适当的方法来成全人的天赋。教育有多种方式,但不是每种方式都适合所有人,要因地制宜,使教育过程合于生命过程中;对生长于不同教育环境下的孩子,他们的家庭环境不一样,他们的自我期待也不一样,所以,老师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能够随机应变,在不同的情景中想出独到的、恰当的办法。

三、生命化教育——个性化的教育

作为生命个体来说,每个生命都不可替代,都潜在的能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的。就像达芬奇画的鸡蛋不可能一模一样,两个人之间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很难对教育谈针对性。但当今的教育拥有太强的共性,标准统一,犹如从同一模子刻画出来,很难出现拥有独特创造力的有个性的人,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成为有个性的人,缺乏自我期待。

真正的创造是不可规范的,大部分时候是无迹可寻的,是个性化的,谁也不知道这种创造力什么时候爆发出来,而我们的教育恰好是教条式的、规范性的,因此学生的创造力受到了抑制。所以,要强调个性化的先驱条件是要有一个民主、人性、和健全的社会架构,在这个健全的社会架构上才可能实现这种目标。

四、生命化教育——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

生命化教育不是指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它是生命过程的完整和教育过程的完整,以润泽生命,提高人生意义为目标,总体来看,它更偏重心灵觉悟。所谓心灵觉悟,即对生命本质的觉醒,人从年幼无知,不断获取知识,到逐渐成长,看到人生的可能性和方向,找到毕生奋斗的目标。

作为教育载体的教师,更要了解自己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一方面,要知道自己的生活价值,但求生命比较阳光,不求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另一方面,积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独特的人,不断提升自我,重视内在,使教师这个职业成为自己事业的幸福追求,同时也满足自己的心灵需要。如果自己都体会不到生命价值与意义,是教不出珍爱生命的学生的。所以,不应在生命化教育中对教师做针对性指导,应提供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体会,以此提高自身的教育境界和教育智慧。

五、生命化教育——模本教育

生命化教育既是以心灵觉悟为其神韵所在,那么他的主要实施途径就应该通过直观的模本,使心智开启,即用自己最舒适的方式把自己亲身经历和记忆的生活感受表达出来;通过亲自阅读经典作品,让这些作品成为模本,跟这些模本中的灵魂照面,这个灵魂交流的过程就是模本教育的过程,这种教育的受教者,其生命始终在场,这些直面经典著作、直面现实生活的教育,就是生命化教育。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