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返璞归真说“比教学” 历久弥新谈“访万家”

2013-02-14

今年五月、八月、十月,我们又组织了三次全校统一行动的“全员家访”,在以往家访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家访谈话须知》,对全校尤其是年轻教师进行了访前培训,并将全校教师分成了若干三人小组,每组一名男教师,规定了家访前的六大准备:自行车、相机或手机、家访记载表、防晒及饮水准备、谈话内容、学生带路人。这都是根据我校学生居住分散,路途遥远的实际情况而要求的。每组教师家访时,还有一项实地考察任务:看学生是否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在跟家长的促膝谈心中,我们宣传了教育孩子的理念,帮助孩子现场布置起了学习角,孩子们都欣喜骄傲地偎依在老师身边,为老师深入家庭的关心和指导而露出感激的笑。老师们每到一处,周围的邻居们都围过来,就他们所关心的教育问题问长问短,被访的家长们也特别受触动,纷纷表示:老师们都这么关心孩子的成长,自己平时也要抽出空来,过问孩子的学习,多跟孩子聊聊天亲近孩子。

正如我校张秀艳老师在家访手记中写的那样:“走的家庭多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障碍就少了;走的路远了,老师与家长心之间的距离就近了”。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通过面对面的家访,家长对学校的认同信任程度更高了,老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办法也更多了。

学校,是活动的重心,校长是活动的具体承办者,是活动的关键。学校校长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确保活动质量。——陈安丽

作为校长,听到安丽厅长的这番叮咛,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如何让全体教师都认识到“比访”活动的意义,认识到这既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乐趣、不断向真理靠近的过程而自觉自愿地全身心投入参与?如何引导教师认同将“比访”活动与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评先表彰、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及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挂钩?都有许多工作需要智慧地做。

以“课外访万家”为例,家访虽是我校的优良传统,在我校也早已经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单枪匹马行动,而是全校分组分批进行的,但如何将“报喜、沟通、“疗病”等多种类别有机运用,提高家访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如何创造更多的方式方法积极鼓励引导家长?如何在对家长客观地指出问题之后,持续进行有效的督促指导,以保证学生确有进步?这些细节都需要思考。

再来说说“课内比教学”。老师们在繁重的质量压力下,如何保证“全员性”?年纪大资历长的老师,可能对“比教学”没有热情,认为“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有学生的成绩,怎么教是他的事。而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可能对“比教学”充满了恐慌,害怕自己因一节课上不好就被打入“另册”失去成长机会。

校长,是学校的引领者,是将“比访”活动落实与深入推进的关键。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但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行动起来开展个案研究!首先,我带领班子成员制定详细方案,统筹协调,领导督促,同时身体力行,主动参加集团“课内比教学”健康课比赛,因为我在学校还兼任着女生青春期教育工作。此外,十一长假后的10月10日下午,我邀请了好友——广华二小副校长、小学语文名师陶新阳老师来我校开展“名师送教”活动。同时,又鼓励年轻教师杨慧慧上一节不同年级的“同课型同构”课。“同课型不同年级同构”,是我根据我校各年级都是单班而量身定制的一种校本教研方法。当天,所有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所有青年教师都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陶老师娴熟的教学技能和厚重的教学功底,让老教师在感悟中反省到自己的差距,让年轻教师在观摩中学到实用的技能。最近进行的“青年教师磨课活动”“党团员教师家访活动”,都在教师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一系列“比访”活动的推出与开展,不仅是在考验我对“比访”活动精神实质的领悟,也在考验我作为一名校长的执行力。我相信,我和全校教师们一起,一定能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提升专业素养,分享教育智慧;同时和我的学生们、家长们一起,共同携手,一路同行,创造美好的明天!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