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如何落实有效课堂教学

2013-02-14

基本步骤具体解读:

(一)、 预习阶段——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的首要前提

预习阶段是教师问题呈现、明确目标环节,由教师的问题呈现生成本课的重点、难点以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放矢。

预习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学生没进行预习的课不能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无法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预习自学必须带着大容量的预习性习题和学习目标进行,预习课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之源泉,可以说没有预习课,其他的教学环节就无法展开。增加预习课又会遇到很多问题,而恰恰又是预习课帮助老师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我们是无法绕过预习课的。大容量的预习性习题使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就得到了提高,经过“交流合作探究阶段”又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留给老师在“反馈环节”里的问题会更少,老师的点评更具针对性。

具体要求及方法如下:

1、预习时间安排在课上进行,各教师要根据内容多少、学生状态灵活设计,不许安排空泛无效的课下预习;

2、教师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注意事项等清晰地交代给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学情可以平均分配给各组,也可以不分,各组都把全部问题进行交流、探究。

3、出示大容量的预习性习题明确预习自学内容。即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预习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给学生交代清范围。

4、明确预习自学方法,例如:看书,或边看书边操作,或分组讨论等。根据学情而定。

5、明确预习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是否进行小测评等。这样学生预习自学中就不会产生盲目现象。

6、对预习的结果当堂进行反馈,对学生都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必再重复,对共性的疑难问题、易错点确立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二)、 交流合作探究阶段:——是展示预习成果的平台,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流程的核心

交流合作探究阶段中根据学情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情景刺激、科学指导、全面评价等手段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这一阶段可分组展示交流,也可不分组采取“点将式”展示交流。展示、交流的形式根据学科特点、本课内容特点、不同班级学生特点等学情可自定

1、小组合作探究: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实施以“问题呈现”为源头、引子,以“问题——评价——解决”为核心,教师与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对话交流,使问题解决逐步引向深入。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严格推敲,精心考虑,难易度合适、数量合理;要与学习目标紧密结合,突出重难点。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对话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究的教育,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课程内容为问题,共同生成新的问题,去构建新的意义的过程。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那种“传话”和“独白”的方式,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对话交流的形式很多,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进行调整和组合。在对话交流中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