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课改注入新理念

2013-02-10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答案;一个实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新学期开学后,全面采用新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3000年前的一位哲学家就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今日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新教材注重以学生为本、理论联系实际、探究性学习、多元化评价,学习不再是一种可怕的负担,而是一种可以表现自我、掌握新知的过程。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带领学生成长的真正的园丁。一种由课改带来的新理念、新变化正扑面而来。

一、教材变了:从“繁、难、偏”转向自由发挥

新教材与学生的心灵更贴近。传统教材中存在的“繁、难、偏、旧”的问题,如今有了明显改变,教材也比以前更贴近现实生活。新教材少了指令性任务,多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于教师来说,无论从教具的制作,还是到相关素材的积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新课程更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课本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新课程也让师生在彼此交流中一起成长。新课程更强调综合性,也更具挑战性。我本人原来的专业是电教,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课程,要求贯通各科知识。新课程对我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但我更把它当作是一次机会,抓紧这一年时间“充电”,甚至向对计算机有特殊兴趣的学生学习。这样一来,给学生的触动就很大。他们觉得,哎呀,原来老师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他们也有很多不懂的东西,他们也在不断地学习。于是,老师变“可爱”了,学生胆子也变大了,开始勇敢地提出更多的问题,老师如果一时回答不出,就说: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这种平等交流,这种师生间的互动,营造了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方式变了:从机械灌输变为正确引导

以前拿到教材,我想的是,我该怎么教,怎样把教材参考上讲的知识点教学生学会。现在我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一篇课文,想的是学生该怎样学,学生怎样学才有兴趣?从教师以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方式的转变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地灌输,解答疑惑,而是设计一些源于生活的素材或话题,引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由此发生了质的飞跃,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发现学习”,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气氛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同时新课程的理念带给教师的变化是巨大的,这是一种新的实践与探索,教师应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摸索、学习。过去上课以听为主,现在不同了,学生要动、要想、要做、要摸……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这种符合青少年天性的学习使学生对上课不再厌倦,而是充满参与的兴趣,他们在每项活动中都表现得十分积极,并由此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习效率。

三、学习方式变了:从“唯一的答案”中跳出来

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后来,科学家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接下来,科学家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跳跃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已无法再跳了。于是,科学家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已经不会跳了,变成“爬蚤”了。跳蚤变成“爬蚤”,并非跳蚤已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最可悲之处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新课程中,教师们不再给学生“罩玻璃罩”,而是让他们自由地跳,看看他们到底能够跳多高。学生们也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想,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正如有的学生所说,如何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

教师利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让学生争论,双方碰撞,各自找论点、找证据,让学生在争论中掌握知识,学会科学的思维能力。更多的学生在综合实践课里学会了怎样成立课题组,怎样利用因特网、图书馆检索资料,怎样搞社会调查,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的观念正在学生当中逐步树立起来。

四、评价方式变了:有教师评价变为“多元评价”

在此次课改过程中,要求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传统的单纯由老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的方式正在得到改变,教师不再是惟一的评价主体,学生可以自评、互评,学生家长也可参与评价;评价内容更全面,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评价方法多样化,平时表现、口试、笔试,能画一幅好画、唱一首好歌,或认真完成一次值日就能得到表扬和奖励。成绩不再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惟一标准,不再是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惟一途径,每一个孩子都成了一个生动的个体,都是有着自己独特闪光点的可造之材。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每位教师应当全面的看待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下,每个学生都会茁壮成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