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并完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的交流管道
1.提倡大中学校之间相互交流,鼓励大学教师到中学去讲课,做报告。同时,有意识引导中学生到大学参观,感受大学的氛围;聘请中学的优秀毕业生回到母校作报告、讲他们的亲身体会,使中学生们明白中学阶段知识积累与素质养成的重要性。
2.发动大中学校联合进行课题研究。主要由大力学校老师参加,以加强两级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交流讨论,弄清大中学校德育衔接之间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攻关。
3.大中学校要定期召开德育工作文流会、恳谈会、务虚会等,互通信息,交流经验,使德育衔接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4.建立网上交流管道,使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交流适时化。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和学校逐步普及因特网,有必要在网上建立固定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交流网址或网站。鼓励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上网交流,使他们适时、快捷地了解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及时做出反应。
(三)积极加强与国外德育界的交流与联系
大中学校要鼓励德育工作者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选派优秀德育教师与专家赴国外进行考察,评价其德育工作之得失,为我们更好开展德育衔接工作提供借鉴。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媒介,学习西方德育方面的最新成果为我所用。
三、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建立德育网络,优化育人环境
(一)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大中学校德育队伍
建立定期的培训机制,提高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学历和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来取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两种形式,加大对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努力使德育工作者成为学音化、专家化的新型人才。
同时,要完善中学德育工作者职称体系,改变目前户学德育工作者职称挂靠其他职称系列的状况、以真正体现中学德育工作者的价值,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完善学校内部德育网络,建立“三育人”体系
大中学校内要真正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定期予以考核,对先进的“三育人”单位与个人予以表扬和表彰,对落后的“三育人”单位与个人予以批评和处分,做到赏罚分明,从而使德育工作真正地硬起来,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三)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优化育人环境
1.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大学要与一年级新生家长建立并保持经常性联系,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调查显示,家长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之比是70%:30%,可见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之深。大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更加思念亲人,搞好与家长的配合,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手段。在大学生入学时,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建立档案,并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育人方案以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此后,定期把学生在校的情况通过电话或信函及时通知家长,使家长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他们的亲缘优势,搞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2.大中学校可与所在社区配合,加强对本社区学生的引导。可以开展以下工作: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社区的劳动,利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为居民服务等;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他们的生活,学校会同社区聘请专人对他们进行学习辅导,对他们作报告,培养他们的情感;组织社区的大中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使他们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坚决清除本社区内影响学生成长的各种不良因素,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相关推荐链接:
下一篇:深入学习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