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构建多维互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

2013-02-09

(二)导学-探索式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只有双方的 活动相互配合、协调,只有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并且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教学的高质量。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去掌握知识技能上,而不是表现为教师不顾学徒实际的拼命灌输知识。学校教育的目的固然要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的知识成果,但对学生个人来说,接受这种的知识同样要经历一个在已知基础上掌握新知,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因此,不能单纯靠记忆现成的结论来完成这个过程,尤其是在品德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认识社会、学会学习。在当今社会中,知识更新的步伐越来越快,教育不仅教会学生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会探索和发现。在现代社会,知识过时很快,但是自主、探索和发现的能力永远不会过时。

教学中,我们注重为学生提供探究发现的优化教学条件,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发现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能有目的地进行独立探索发现学习。例如,我们在教《我国的行政区》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展示我国34个行政区,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如何巧记行政区的位置与名称。比较、发现各个行政区的特征。形象的演示、引导中教师鼓励学生去探究行政区的特点,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最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好办法:有的利用名称中的"湖"、"广"、"河"等特殊字识记;有的利用自编的诗歌来识记;有的利用版图形状来识记……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抽象的教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在深化教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引导-探究"模式的操作程序是:

学生:观察--发现--探究--归纳--运用

教师:设计--创境--激励--引导--评价

这一模式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勤动脑、勤动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自学-交互式

学生学习的规律表明,学生获得任何知识都是通过学生个体(自己)的大脑进行系统的独立思维的结果。这个学习过程是任何他人(包括教师)都不能代替的。

自学-交互式模式是对传递-接受模式的一种改造,主要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把原来由教师讲授的部分改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让学生理解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模式有效地克服了班级教学存在的"满堂灌"、"注入式"、"一刀切",不能照顾个别差异的缺陷,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思维、学会自我教育,实现教学活动现代化。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相关教学软件,可以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学习材料,学生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学习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拓宽思路。如教学《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一课时,老师将与课文有关的大量资料、信息输入微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了解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然后,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最后学生可自行浏览欣赏祖国其他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畅谈心中的感受。当然,在学生读取教学信息的过程中,始终得到教师的帮助指导,教师依据学生反馈正确的分析,评价与诊断学生的学习效果,随时调整学习进程,不同的学生在微机上能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学生: 自学--交流--练习--归纳

教师: 引导--组织--设计--评价

品德课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 在和谐的竞争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启发-创新式

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和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因此,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创新就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旧联系和形成新联系的过程。通俗地创新是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萌发出新想法,新观念的一种学习活动。创新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特殊的,另一种是一般的。小学生的创新性学习主要表现在:1、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独到见解;2、能以现不同于书本,不同于老师所介绍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3、能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知识独立地解决新的问题等等。

我们将计算机看作一种认识的工具,鼓励学生用计算机、互联网来进行创造、研究和设计,获得新的知识。例如:通过学习编辑电脑信息小报、"一分钟设想"制作等创造品,发挥创作能力,利用网络技术获取收集信息能力。如我们教学《了不起,家乡人》一课时,孩子对家乡名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我们经常提到;陌生在于我们也没有亲身接触过,也没有机会接触。教师利用学生"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心态,启发、鼓励学生根据老师提出问题去网上自己寻找任何有关家乡名人的资料,学生马上操作起计算机,从网上寻找有关家乡名人的资料,结果有的学生了解了萧山农民革命的领袖李成虎;有的学生了解了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有的学生认识了万向集团总裁鲁冠球……。每个学生将他们寻找的资料整理成家乡人物榜、小论文、小报告,然后在全班面前朗读,分享这些学习资源,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想:这就是创新教育它既是人类教育史上最高级的阶段,也是素质教育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学生: 探索--交流--归纳--创新

教师: 设计--组织--指导--评价

"启发-创新"这一教学模式在品德课堂中的运用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从而将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课堂互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媒体、教学目标等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上所列几种互动模式并非定式,我们会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特点,再创  课堂互动的新模式。

总之,这些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共同特征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学习活动的个性,在学生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自觉性,自强不息的独立性,多元思维的灵活性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性,从而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品德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它将思考权、发言权都还给了学生,将发现的问题通过师生、生生及人机之间的互动逐步加以解决,从而促进了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肯定是快乐,也肯定是轻松的,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