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国能走向数学强国吗?

2013-02-09

应试教育,往往针对同一题型反复训练。这种机械的题海战术会泯灭青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习惯于从题库里寻找问题,而不是从生活和学术的内涵中发现问题。他们习惯于“跟踪”,而不是独创,更不能原始性创新。这种训练和心理会成为一个数学大家的障碍。中国的优秀学生会对题感兴趣,而不是对数学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训练方法使优秀学生对数学感到厌倦,使吃力的学生对数学感到恐惧。数学大师陈省身为中国的数学迷题词:“数学好玩。”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恐怕正是缺乏“玩数学”的感觉。

数学虽有科学之母的称号,但它的传播教育方式却十分古典。许多情况下,要靠学科带头人或曰大师的面传身授。德国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带出了整整几代优秀数学家,号称“希尔伯特学派”。

法国数学界的布尔巴基学派也是如此。获菲尔茨奖的美籍华人丘成桐是微分几何大师陈省身的高徒,他贡献最多的领域也是几何学的几个分支。当有人问本届大会主席、中国数学家吴文俊:“除了华罗庚、陈省身、陈景润、冯康和您的工作外,您还能说出近20年来中国数学界在世界上有哪些叫得响的成果来?”

吴文俊答:“我倒不敢说了。即便有,至少我一下子说不出来。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在关于改革开放20余年,中国数学是否出了大师级人物的提问中,吴文俊也称“不敢说”。

由于没有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中国数学发展虽有良好基础和潜在实力,却后劲不足,没有把潜力变成实力,颇有点像中国足球似的。

然而大师也不是三五年的“快速催肥法”能够“催”出来的。所以中国数学想走到世界前列,情急之下也不会一下子就变成现实。

尽管如此,中国数学依然克服重重阻力,顽强发展。有专业人士称:“现在是中国数学发展的最好时期。”本届数学家大会在中国举行,就是一个证明。中国正在想各种方法培养数

学人才。除选拔数学奥赛尖子外,国家给了包括数学在内的基础科学大量拨款,中国科学院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有一批青年数学家脱颖而出。目前,至少有20多位青年数学家在国家"973"计划中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

田刚院士就是很有成就的中国青年数学家。他生于1958年,其母是一位数学研究人员,给了他数学的血液。高考中,田刚数学成绩为满分,校方最惜人才,把他从物理系转到数学系。大学期间,田刚做了3万余道题。读研究生时,他已经出成果了。这次大会,田刚是三位作1小时报告的数学家中惟一的中国学者。上次菲尔茨奖评选,田刚闯到最后一轮,虽最后失之交臂,但也证明了他的实力。

中国数学要奋起直追,得花大力气。连日本也有了1名非尔茨奖获得者。有专家对中国数学“诊脉”后开出三剂良方:

第一是勇气。敢于做大学问,研究大问题,做别人没有做的工作。不仅有独创性,而且有毅力坚持下去把它做到底。

第二是合作。基础领域的科学家既要竞争,更要合作。合作的力量超过竞争。中国一些体育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是协调合作的结果。科学家要团结。内部缺乏合作的结果,会形成一个怪圈:各自找外国人合作,各自为政。这样导致国宝级的成果流传到全世界,外国人出点钱就拿到了。知识产权从此旁落流失,令人痛心。

第三是决策者的决心和毅力。这一项在中国尤其重要。二弹一星就是当时中国的决策者下定决心,坚持到底,才克服重重困难搞出来的。只要敢于冒风险,周密协调合作,调动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巨大的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

下一篇:优化课堂教学